Treatises on Humanistic Buddhism 《人間佛教論文集》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Training in Wisdom 人間佛教的慧學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人間佛教的慧學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各位居士,大家好!
時間過得真快,三天的佛學講座今天已經進入最後一天了,今天的主題是「人間佛教的慧學」,這是一門開發般若自性的學問,也是「人間佛教戒定慧」三學的圓滿。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佛教裡有一位「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又名「觀自在」呢?主要的是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從「般若觀慧」裡獲得自在的菩薩,他能自由自在的觀察人間的心意,解救眾生心理上的痛苦,拔除眾生身體上的煩悶,所以名為「觀自在」菩薩。
不過這種說法其實也不盡然全對,因為佛陀成道時曾經宣示過:「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自性,其實都本自具足「般若智慧」,只是被煩惱無明所覆蓋,因此不能顯發;現在如果我們能夠開發自心本性的「般若智慧」,以般若的慧眼洞徹世間實相,讓我們生活能夠超越一切好壞、得失、有無,不被世間的金錢所買動,不受感情的誘惑而妄動,不因權勢的威迫而盲動,能夠活出自己的尊嚴,過著不被外境所動的般若人生,時時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那麼人人都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然就是人人都是「觀自在」了。
「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己在不在。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活得自由自在,而不願意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但是誰能給我們自在呢?答案是:唯有自己開發般若智慧,找回般若自性,才能活得自在。因此,繼前面二天講過「人間佛教的戒學」、「人間佛教的定學」之後,今天所要講的「人間佛教的慧學」,就是希望幫助大家從佛法裡開發「真如佛性」,讓每個人都能像觀自在菩薩一樣,以「般若觀慧」來「照見五蘊皆空」,如此才能「度一切苦厄」。
說到苦,人都怕苦,喜歡快樂,但是苦是人生的實相,人的內心有貪、瞋、癡三毒之苦,身體上有生老病死的無常之苦,乃至憂、悲、苦、惱、無明,甚至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苦苦」,都讓人生苦不堪言。
煩惱是苦的根源,雖說人生「苦樂參半」,偶而也有快樂的時候,例如金榜題名是快樂、事業有成是快樂、妻賢子孝是快樂、財源滾滾是快樂、大病初癒是快樂、喜獲麟兒是快樂、苦盡甘來是快樂……。但是世俗的快樂,無論是感官或精神上的,都不究竟,也不長久,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短暫的快樂過後,還是會有失去的落寞之苦,甚至有時候因為耽於快樂,不知上進,往往樂極生悲,這就叫做「壞苦」。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求聞達於諸侯,是個安於平凡的人,既不貪愛權勢名位,也不羨慕高官厚祿,我能甘於澹泊,不被外在的物質有無,不受人事的好壞所動,因此能夠無憂無喜的過日子。然而一個人即使有此修養,只是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遷流不住,都是剎那生滅,無法常住安穩,因此身心仍不免受到無常的逼惱,而有「世事無常」的慨嘆,這就是「行苦」。
苦、空、無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佛陀所說的三法印,但佛陀同時也指示對「涅槃寂靜」的追求。因此「苦是增上緣,不是真目的」,佛教之所以說苦,主要是讓眾生知苦、離苦,其最終目標還是為了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苦是人間的現實,但並非我們的目的,佛教的目的是要脫苦,尋求快樂;現世悲苦的實相不足以代表佛教,佛教的真相是禪悅與法喜,佛教其實是個歡喜的宗教。
然而過去佛教界的人士大多偏重「苦」的倡導,因此常令有心學佛的人望而卻步。我個人一向提倡人生要追求快樂,人人應該樂觀進取,不要老是把「苦」掛在嘴邊,應該徹底瞭解苦的形成原因,找到對治的方法,那麼我們就可以遠離痛苦的淵藪,享受真正快樂的人生了。
關於苦的原因,我曾經把它歸納為七點:
(一)我與物的關係不調和:苦的來源,第一個因素是我與物之間的關係不調和。譬如居住的房子空間太小,家裡人口又多,擁擠不堪,不能稱心如意,自然感到痛苦。晚上睡覺時,所用的枕頭高度不合適,一夜無法安眠,精神不濟,難免心煩氣躁,也會痛苦不安。
除了身外之物會帶來種種的不便與痛苦之外,甚至長在我們身上的毛髮、指甲等,如果不加以適當的修剪、洗滌,所產生的污垢也會帶給我們困擾,因此古人常拿毛髮來比喻煩惱說:「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又說:「頭髮是三千煩惱絲。」沒有生命的物質,和我們的生活,其關係實在密不可分。
(二)我與人的關係不調和:人我關係的不調和,是苦惱的重要因素。譬如自己喜愛的人,偏偏無法廝守在一起,而自己討厭的人,卻又冤家路窄,躲避不了。這就是佛教所謂的「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
有時由於個人的見解不同,辦事方法千差萬別,彼此引起衝突磨擦,產生痛苦。有時自己小心翼翼做事,深怕得罪了人,但是看到一群人背著自己竊竊私語,心中就感到惶惶不安,以為別人一定是在批評自己。由於人我關係的不能協調,也會讓人感覺人生痛苦,日子難過。
(三)我與身的關係不調和:有人說:「健康是第一財富。」假如沒有健康的身體,縱然擁有天下的財寶、曠世的才華,也無法發揮功用。偏偏身體的老病死是自然的現象,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再健壯的人,也有衰弱的一天;再美麗的容貌,也有蒼老的時候。年輕時,雖然可以逞強稱雄,但是隨著歲月的消逝,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器官也會跟著退化,眼睛老花了,機能衰退了,動作遲鈍了,完全不復當年的生龍活虎、叱吒風雲。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們纏綿病榻數日;一顆小小的蛀牙,就夠我們整夜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由於我與身體的關係不能調和,種種的苦惱也會接踵而至。
(四)我與心的關係不調和:心是我人的主宰,如一國之君,操縱著一切。古人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們的心如野馬脫韁,到處奔竄,不接受我們意志的自由安排。譬如當我們的心中生起貪瞋癡等煩惱時,雖然努力加以排遣,卻是那麼的力不從心,又譬如心中充滿種種的欲望,雖然極力加以克制,卻又事與願違,不能隨心所欲。這種由於我與心的不調和而產生的痛苦,實際上並不亞於身體不調和所帶來的苦痛。身體的病苦,依靠珍貴的藥材、高明的醫師治療,痊癒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心理的毛病,有時連華佗也束手無策。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埋怨別人說:「你都不聽我的話。」其實最不聽話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無法叫自己的心不起妄念,不生煩惱,自己的心實在是世界上最難征服的敵人,我們和心如果處於敵對的關係,每日干戈不斷,痛苦交迫也就是必然的了。
(五)我與欲的關係不調和:人不可能沒有絲毫的欲望,欲望有善欲和惡欲之別。好的欲望譬如希望成聖希賢、成佛作祖,或者希望創一番事業,服務鄉梓社會,造福人群國家,所謂立功、立德、立言等三不朽,佛教稱這些向上求進的欲望為善法欲。另外如貪圖物質的享受,覬覦官運的顯赫,眷戀愛情的甜蜜等等,佛教稱這些可能使我們墮落的欲望為惡法欲。善法欲如果調御不當,會形成精神上的重大負擔,產生很多的痛苦,更何況惡法欲,如果無法善加駕馭,和我們的心保持良好的關係,其所帶來的痛苦,更是不堪負荷。
(六)我與見的關係不調和:見,指的是思想、見解。物質上的匱乏、欠缺,還能夠忍受,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思想上的寂寞、精神上的孤獨,古來多少真理的追求者,都是孤獨的彳亍於真理的道路上。因此陳子昂有「獨愴然而淚下」的悲嘆,佛陀也有入涅槃的念頭。而令我們感到痛苦的思想是「似是而非」的邪知邪見。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些邪見外道,主張修持種種的苦行:或者倒立於林間,或者在火邊燒烤,或者在水裡浸泡,有的人絕食不飲,有的人裸形不穿,極盡能事使身體受苦,企圖藉著苦行以獲得解脫。但是由於這些外道的思想不純正、見解欠適當,徒然使身體受到折磨,增加許多無謂的痛苦。邪知邪見能陷我們於痛苦之中,是障礙我們追求真理的最大絆腳石。
(七)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從人類的文化史來看,人類最初的活動,就是和自然一連串戰爭的記錄。自古以來,自然界帶給我們的痛苦,舉凡地震、海嘯、風災、水災、旱災、森林火災等,真是不勝枚舉。任何一個天災,都會帶來嚴重的災情,譬如水量過多,泛濫成災,平地變成汪洋,無處安身;反之水量太少,乾旱成災,大地龜裂,無法耕作,都足以危害生存。所以,我與自然界的不調和,所帶給我們的苦惱,都是顯著而且直接的。
總說人生有無量無數的苦,而萬般痛苦,都是因為有「我」,如老子所說:「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人因為有「五蘊和合」的色身假我,因此有貪愛、執著、瞋恚、愚癡等輪迴生死的煩惱根本。
所謂五蘊和合,是說我們的生命,由物質的「色」和精神的「識」,加上心識活動所產生的作用──受、想、行三者所積聚而成。這五者只不過是條件的組合,是暫時的存在而已,如果因緣不具足的話,一切都將歸於幻滅。但是一般人的觀念認知裡,以為五蘊和合的色身是永遠不滅的,因此將它執著為真實的自己,於是產生種種的貪愛,因而流轉於痛苦的長夜。假如我們能夠洞察「我」的虛妄性,證悟本來無所得的「性空」妙理,自然能超越一切的痛苦。因此「我」是煩惱痛苦的根本,唯有「無我」才能解脫自在。
話說在一場超過十萬人觀賞的足球賽裡,有一位先生一邊抽煙,一邊觀看球賽。由於全神貫注,忘了手上的香煙,一個不小心,煙屑燃燒到隔壁一位先生的衣服。「噯喲!好痛!」抽煙的人一看,不得了!我的香煙燒到別人了,趕忙道歉說:「對不起!對不起!」被燒的人也聚精會神地看著激烈的比賽說:「不要緊,回去再買一件。」
兩人的對話才剛結束,不知不覺中香煙又燒到前面一位小姐的頭髮上,「噯喲!好痛!」小姐撫摸著秀髮,嬌呼一聲,抽煙的人一聽,糟糕,自己又闖禍了,忙不迭地又趕快道歉說:「對不起,我的香煙燒壞了你的頭髮。」小姐不假思索的脫口說:「沒有關係,回去再買一個就是了。」說完又全神貫注地看起球賽來了。
為了看球賽,衣服燒了不要緊,連頭髮被燒也不介意,這就叫做「渾然忘我」。這還只是「忘我」的境界,就已經能夠不受外境所苦,可見如果能夠有「無我」的智慧,當然就更能遠離一切痛苦了。
苦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真理,而好樂惡苦是眾生的本性,現在舉世之間,各種學術、經濟、醫藥等不斷精益求精,乃至科學家多少的發明,無非都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希望將痛苦減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政治家的口號也都是為了替人民除苦。但事實上,一般社會上的濟苦助貧,解衣推食,只能方便的解救一時的困苦,不能徹底拔除痛苦的根本;唯有自己有了般若智慧,才能洞燭苦的來處,然後加以「應病與藥」,如此才有力量除苦。也就是說,有了照見五蘊皆空的「無我」智慧,才能究竟離苦得樂,這也是為什麼學佛要「勤修戒定慧」,要不斷「三學增上」的原因了。
今天針對「人間佛教的慧學」,仍然提出四點看法如下:
一、慧的根本──般若緣起,人間慧本
二、慧的開發──知識巧思,人間慧解
三、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四、慧的圓滿──同體共生,人間慧圓
一、慧的根本──般若緣起,人間慧本
世間上一般的宗教,大多重視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視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認為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所以「人間佛教的慧學」第一點提出:「般若緣起」,是為「人間慧本」。
談到般若,人生有一個很重要的課題,那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謂「本來面目」,就是「般若自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佛陀成道時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凡夫眾生與佛一樣,都具足成佛的性能,可是為什麼佛陀早已證悟成佛,而我們卻還在生死輪迴呢?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把自己的般若自性發掘出來,就如月亮被烏雲遮蔽,所以不能放出光明。現在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的般若自性,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那麼在人間生活不僅富貴榮華,更是一種無上的解脫自在。
般若對人生的重要,從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所講說的內容有偈云:「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從這首偈語可以知道,佛陀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光是講說般若經就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可見般若的重要。
般若經講的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是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般若不是知識,不是學問,不是哲學,般若就是我們的法身、真如,般若是眾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裡,沒有生、佛的名詞對待,沒有自、他的形象差別。所以經中說:「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
般若甚深微妙,所謂:「般若自性無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測,等覺菩薩不能知,唯佛世尊獨能了。」般若是諸佛證悟的境界,本來不可說,也不容易說,但為了便於大家瞭解,我把它分為四個層次,即:眾生所能瞭解的般若是「正見」,聲聞、緣覺二乘人的般若是「緣起」,菩薩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只有三世諸佛知道,也就是要到成佛之後,才能真正認識般若。
首先從淺的方面來講,一般眾生的瞭解,總以為般若就是智慧,但智慧不能代表般若,智慧是一般的知識,「知」識生「病」會成為愚「癡」,以致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般若不能說是知識,也不能說是智慧。般若是我們永恆的生命,是不死的真如,但事實很難說得明白,勉強舉譬來講,例如我們用眼睛看外境,是山是水、是花是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能把萬物看對了,看正確了,就如照相機,把光圈、焦距調正,照出來的相片沒有走樣、沒有偏差,只要我們對世間的看法正確,這就是凡夫眾生的般若,也就是「正見」。
正見就是離諸顛倒邪見的正觀,是如實了知世間與出世間因果的智慧,是透過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教的教理來觀察宇宙萬象而獲得的正確見解。就廣義來講,凡是佛教所認可的道理,都屬於正見,例如正見因緣果報、正見善惡業力、正見無常苦空、正見佛道永恆,這都是正見。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往往可以影響其一生;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過去不好的習性,改往修來,所以正確的觀念、見解,十分重要。有的人學佛,受到一些委屈,遭遇一些困難,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廢,甚至對佛教諸多怨言,責怪佛菩薩沒有好好庇佑他,這就是沒有正見。所謂正見,就是對於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論遭遇任何疑難,都不動搖信念,反而更加堅定信心,把持立場,為護衛公益、宣揚真理而奮勵不懼。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瞭世間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前生有後世、有聖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惡、聖凡、三世、業報的觀念,才知道攝護三業,行善止惡,而能免墮三途輪迴。
比凡夫高一點的聲聞、緣覺、羅漢等聖者,他們對宇宙人生的體會,對世間萬有的看法又更高超一些。他們看世間一切都是「緣起」而有,也就是認識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哲學、思想的最大特性。緣起說明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都不是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才能現起和存在。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
世間萬法現起和存在的因緣,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緣;這種看似牽扯不清,複雜而綿密的互動關係,就形成了解釋宇宙萬法生起,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中道不二、精深微妙的道理,這個道理就叫做「緣起」。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證悟成佛,他所證悟的便是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緣起法。
緣起法說明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係,也顯示人生苦樂的來源。從緣起法中可以知道,任何事情的結果,都是由因緣所成,所以要獲得快樂的人生,便須培植好因好緣,想要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就應廣結善緣。如果沒有植下善因善緣,一旦嚐到苦果,也要懂得改善因緣,而不是一味在果報上計較,乃至怨天尤人,徒使自己陷入重重的煩惱之中。所以瞭解因緣果報的關係,使我們懂得改善逆緣,培植好緣,廣結善緣,隨順因緣。
比聲聞、緣覺再高一點的,是菩薩所體會的般若,那就是「空」。一般人談到空,總想到「四大皆空」,認為「空」就是空空如也,其實這是錯解「空」的意思。「空」是大乘佛教無限的意義,空在佛教裡是一個很深的哲理,空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謂「真空生妙有」,因為空才能有,宇宙世間因為有虛空才能容納萬有,就如皮包不空就不能裝東西,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鼻子不空就不能呼吸。
「空」就是般若智慧,從「空性」裡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種存有的真相;「空」更是一種正見,由現象界存有之中能發覺本體空無的真諦。「空」是什麼?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空」是因緣,是正見,是般若,是不二法門。「空」是無限,就如數字中的「0」,你把「0」放在「1」的後面,它就是「10」;把「0」放在「10」的後面,它就是「100」;把「0」放在「100」的後面,就變成了「1000」……,它可以無限的增加至天文數字。「空」也像數學中的「X」,你把「X」擺在那裡,它就能解出什麼。
「空」無所不包、無限廣大。「空」也像「阿彌陀佛」,一句佛號代表萬千的意義,代表一切的攝受:你給我東西,我說一句「阿彌陀佛」代表感謝;你升官發財了,我用一句「阿彌陀佛」代表祝福;有人去世了,我唸一聲「阿彌陀佛」表示哀悼。阿彌陀佛是真理,「空」也是真理。「阿彌陀佛」是萬有,你說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空」也是萬有,你說它代表什麼,它就代表什麼。
虛空孕育了萬有,就如空氣孕育了大地萬物一樣,所以「空」其實是建設「有」的,空與有的關係就如手掌與拳頭,手掌合起來是拳頭,打開就是手掌。「空、有」就和這個拳掌一樣:本來是「空」的,因緣聚合而成了「有」;本來是「有」的,因緣散滅便成了「空」。或有或空,都隨著因緣而成而壞,不停的變化,從這裡去認識「空、有」的關係,便會發現,「空、有」是二而一、一而二。
「空、有」又如女士身上佩戴的耳環、戒指、手鐲,還沒有開採提煉之前,我們稱它為礦石。它由礦場運到工廠,就搖身一變成為黃金;從工廠進入銀樓後,又變成了多樣的戒指、耳環、項鍊、手鐲。儘管形狀上千變萬化,其實黃金的本體依然不變。從這個例子來認識「空、有」的關係,可以知道,「空」是金,「有」是器;「空」是一,「有」是多;「空」是本體,「有」是現象。
「空、有」又像大海裡的波浪,海水本來是靜的,一旦風吹海水,起了波瀾,一波一波掀騰翻湧動個不停,海的面貌就變了;風平浪靜的海,是水,驚濤駭浪的海,也是水。波浪沒有離開水,動沒有離開靜,有沒有離開空;波水一體,動靜一如,空有是不二的。
「空」如父,父嚴如日;「有」如母,母慈如露。父母結合而生育我們,空有的調和而成就萬法,因此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空」就是緣起,諸法因為「緣起」而有,所以空無自性,是暫時的幻起幻滅。換句話說,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從暫時存在的現象界則說「緣起」;從本無自性的實相界而說「性空」。因為緣起,才能顯示性空;因為性空,所以能夠緣起。
「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在,「空」是無法推翻的真理。「空」是一項對人生很有貢獻的學說,能夠認識「空」的真理,可以讓人看破,進而從「空」中建設「有」。因此,肯定「空」,才能建設「有」;有了「空」的人生觀,可以昇華人生的價值。把「空」與「有」融和起來,就是「中道」。「中道」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就是中觀的般若智慧,有了這種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遇到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碰到結果就知道「果從因生」;知道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的道理,遇事自然不會怨天尤人,而懂得從原因上去追查,如此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能瞭解正見、緣起、空,已經不容易了,要認識般若就更為困難了。般若究竟是什麼呢?
般若是指洞悉真理的智慧,但因為它的境界甚深如海,並非世俗的螢火小智所能比擬,所以通常直譯為「般若」。再者,智慧涵義較為膚淺,有善有惡,有正有邪;般若是純淨善美的,是真實無漏的,所以根據譯經「五種不翻」的「尊貴不翻」法則,古來都直譯為「般若」,而少用「智慧」來表達。
般若是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論》說:「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有了般若就能認識「緣起性空」,進而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種能透徹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是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是離一切迷情妄想的「清淨無分別智」,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本無所得的「真實無相智」。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見,就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但真正的般若則要到證悟成佛才能證得,因此《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大智度論》也說:「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
般若是佛陀的層次,是證悟了自性般若之後,本體與現象不二的境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所證悟的就是般若緣起。般若是萬物之本、萬眾之性,般若是吾人不死的生命,這就是般若的「體」;般若如花、如火炬、如光明、如慈母、如船筏,這就是般若的「相」;有了般若,就能善用智慧,幽默、巧妙地解決問題,這就是般若的「用」。一個人有了般若,凡事都能想得開,想得通,想得透;能夠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無、好壞的對待,這就是般若。
平常我們說地藏王菩薩在地獄度生,他到底苦不苦?不苦,因為有般若。窮苦人家,父母含辛茹苦扶養兒女,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不苦;慈悲、母愛,就是般若。監獄的管理員,抱著為人服務之心,不苦;如果以管人之心虐待人,就會覺得苦。監獄裡的犯人,如果有懺悔之心,藉機反省、改過,不苦;如果心生不滿,怨嘆懷恨,則苦。苦與不苦,分別在心境,心境也能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般若,有般若就能處理一切事,看一切事都用平常心,例如智通禪師悟到「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能夠從一般平常的事裡看出佛法,這就是般若。
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一般凡夫的生活,每天隨著六根追逐虛妄的六塵,於是活在虛妄不實的世界,容易顛倒妄想,起惑造業,因此輪迴不已。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容易為外境煩惱所轉;有了般若,便可以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脫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羅蜜」。
般若的妙用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行六度波羅蜜時,以般若為首,則能「喜捨不作施想,持戒不著戒相,忍辱離於我執,精進不生驕慢,禪修不戀定境」。所以經云:「般若為導,五度為伴;若無般若,五度如盲。」意思是說,五度是世間法,因為有般若才能成為出世間法。
例如,六度之布施,世間很多慈善團體,乃至一般人也在做,但是因為沒有「般若」,所以不究竟;有了般若就能「三輪體空」,泯除能施與所施的對待,所以是不共世間,不同於世間法。也就是說,「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輪體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饒益眾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無生法忍;「精進」而有般若,才能奮而不懈;「禪定」而有般若,才能證悟覺道。
般若能攝導五度趣入「波羅蜜」,因此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否則「若布施無般若,唯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若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若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若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若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若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所以佛教所講一切法,凡無般若,皆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
般若能「導六度萬行以入智海」,這是般若的一大功用。般若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淵源,能夠度越生死之海,到達菩提彼岸,因此稱為「諸佛之母」。般若有三種:
(一)實相般若:是般若的理體,眾生所本具,離一切虛妄之相,是般若的實性,即一切種智。
(二)觀照般若:是觀照實相的實智,了知諸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觀照,即一切智。
(三)方便般若:是分別諸法的權智,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即道種智。
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斷一切諸法的差別相,觀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諸法的真實相,這兩種般若的妙用都發自於實相般若,所以說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光明。要開發這種智慧,需要從佛法中精勤修學,由淺至深,逐次前進。依其方式有:
(一)聞所成慧:由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或閱讀佛典,從文義中生起信解所得的智慧。
(二)思所成慧:以聞慧為基礎,對法義深入思惟、觀察,深刻體會佛法妙諦所得的智慧。要成就思所成慧,應按照佛陀所說的「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來簡擇、審度,才能正確體會佛陀說法的究竟意義。
(三)修所成慧:依據聞、思二慧理解佛法後,依照法義,精勤修持與定心相應的觀慧,叫修所成慧。由此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得到能所不二的般若實相慧,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
般若是通達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不是外來的知識,而是眾生的清淨光明本性,是眾生的本來面目;般若是法身、實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義詞。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得般若。
但是六祖大師也說:「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每個人都有一顆心,只是一般人所瞭解的是肉團心、妄想心、分別心,卻忽略了本自具足的靈知心,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
般若內容深細難了,不是語言所能解釋,勉強言之,可以取喻為「鏡子」。一個人不管胖瘦美醜,只要在般若的鏡子前一照,當下實相現前,見到本來真面目。佛弟子平時誦經拜佛、聽經聞法,做種種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鏡子,心淨則般若現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評毀謗、無理打罵,都可以視為消災;遭遇挫折、打擊、冤屈、侮辱,皆能視為逆增上緣,以之作為修道之養分,而能滋養菩提善根。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會不一樣,因此學佛除了要涵養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觀空的般若智慧,由般若最高的智慧才能親證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談到真理,世界上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其實所謂的「真理」,必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本來性、超越性、可證性等條件。例如:「空」不是因為我們發現它,它才存在,它是本來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還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恆性的真理;再如人有生必然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這些條件的真理。
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現象的三條定律,以此三條定律來「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像世間的貨物,蓋了印鑑的,可以確定它是真貨;沒有蓋印鑑的,便是假貨,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的根據,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準。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法;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認為是佛法。
三法印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諸行無常:「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諸行無常」。
(二)諸法無我:「法」,是指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等,是有形無形事理色心的通稱。「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因為能稱之為「我」的,必須是恆常不變的實體,是獨立自主、永恆不變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並沒有這種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因為一切事物都是依因緣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世間上也沒有任何東西是永遠如此不變壞的。譬如我們的身體彷彿一棟房屋,僅僅供給我們暫時居住而已,房子住久了,一定會敗壞漏雨,等到大限來臨,我們這棟老房子也會隨著殞滅無存。不僅肉身如此,財富、名利、感情,乃至世間上所有一切,都不能永恆存在,遲早都會捨離我們而去,因此說「諸法無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如果我們瞭解因緣的道理,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不執著無常、無我的世間法,而把身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出世間法當中,如此才能獲得究竟快樂的人生。
(三)涅槃寂靜:「涅槃」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名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亦名為滅。」《涅槃經》也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可見「涅槃」是指息滅貪、瞋、癡、慢、疑等諸煩惱、生死、痛苦、人我、無明,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而不是如一般人以為的,人死了以後才叫「得大涅槃」,這是對佛教很大的錯解。
過去佛教也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相,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地追求究竟涅槃之樂。因此,我們對於三法印應有如下的認識:無常才有希望、無我才能和眾、涅槃才是究竟。
三法印所說的苦、空、無常,乃至涅槃寂靜,這些都是佛法的基本常識,也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理是恆常如此,本來如此,所謂「法性法爾,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當初佛陀證道成佛,但是他並非真理的創造者,只是真理的發現者,所謂「法爾如是」,所以佛陀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當中,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緣起說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意義相通,同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自然就能與真理相應了。
至於什麼是佛教的真理?佛教的真理到底有哪些呢?廣義來說,佛陀一代教說,三藏十二部經典,契理契機的道理,都是真理。例如上述提及的「正見」、「緣起」、「空」、「般若」,乃至「三法印」等,都是佛教的真理。以下再就佛法的根本要義,略述數點如下:
(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們受到業、妄想、煩惱之控制,而有五陰熾盛的身心痛苦感受。所謂「苦受」固然是「苦苦」,「樂受」也會「壞苦」,「不苦不樂受」也會「行苦」。總之,四大、五蘊所積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實相,所以必須尋找滅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從憂悲苦惱中得到解脫,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才能離開苦聚。
(二)無常:即前述「三法印」的「諸行無常」,也就是指世間萬象,無一不是在剎那生滅變化之中,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所以說「無常」。但是「無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無常,窮困的人生也是無常;唯有超越世間無常,才能獲得永恆自在。
(三)無我:即「三法印」的「諸法無我」。因為世間萬法並沒有一個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賴的「我」。例如,吾人要求青春永駐、希望永遠不生病,追求永遠幸福安樂的人生,可是哪裡能如我所願呢!因為「我」作不了主,凡事由不得「我」,所以佛教講「諸法無我」,這是因為宇宙萬有都是因緣和合所生,不能單一、獨立或自我單獨的存在,所以人生要超越「假我」的執著,才能證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業感:業,是指「行為」、「行動」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體、語言、思想三業。「業」,無論善惡好壞,都會產生一種力量,能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而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如此行為生力量,力量又推動行為,輾轉相生,就形成了業力輪迴。所謂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轉的動力,由此形成了惑、業、苦,不斷循環,相互糾纏。
(五)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滅變化的法則,《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說:「已作不失,未作不得。」這揭示了佛教因果論的特點,說明萬事萬物都是仗「因」託「緣」,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為「因」,等待緣聚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攝,因緣果報形成了森羅萬象、無窮無盡的世界。
(六)四聖諦:是指苦、集、滅、道四種真理。「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惱的狀態;苦諦就是說明人生實相是苦的道理。「集」,積聚、招感的意思;集諦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而積集種種惡業,然後依照種種業報而招致種種苦果。「滅」,寂滅的意思,也是「涅槃」的異名;滅諦是指滅盡貪、瞋、癡等煩惱,而顯現出清淨的真如體性。「道」,是通達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道諦就是指從痛苦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所必經的道路,也就是證得涅槃的正道。
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道是因,滅為果。四聖諦是一切佛法的綱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是宇宙緣起的真理,只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佛陀恐怕驟然宣說,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轉法輪時,佛陀再三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目的就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七)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由「正見」可以了然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這是八正道的主體。再由「正思惟」以增長真智。然後「正語」就是修口業,不作妄語等。其次「正業」以大智般若滅除一切邪業,使身心能夠安住於清淨正業之中。進而「正命」,使身、口、意三業都能合乎正法而行止。「正精進」就是要發心修習涅槃之道。至於「正念」,則以真智憶念正道,並且沒有絲毫的邪念。最後的「正定」,即必須做到清淨的禪定。
「八正道」是教導我們脫離邪非的八個方法,所以是「正」;最後進至涅槃的境界,也就是「道」。如果真能堅定信念,努力奉行八正道,就具足寶貴的知見了。
(八)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說明吾人三世流轉的生命,是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循環相續的結果。也就是說,有情眾生由於一念「無明」,因而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隨著業識投胎而有「名色」,繼而「六入」成形,藉著六入接「觸」外境而產生感「受」,而後生起「愛」染欲望,進而有了執「取」的行動,結果造下業「有」,「生」命的個體就此形成;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於是就在「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的循環之下,有情眾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轉不已;構成有情生死的這十二個條件互為因緣,因此稱為「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顯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轉的因果關係,當中「無明」和「行」是過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識」、「名色」、「六入」、「觸」、「受」等現在世的果;再由現在世的「愛」、「取」、「有」再次種下未來世「生」、「老死」的果。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生命。生命究竟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呢?只要瞭解「十二因緣」,只要我們開啟般若的慧眼,就會知道生命的去來了。
有般若就能知道生命去來的實相,有般若也才有忍的力量面對現實的人生。人在世間生存,要有智慧、要有力量才能化解一切困難,才不會被逆境打倒。忍是智慧,忍是力量,忍是認識、接受、擔當、負責、處理、化解的意思。佛教講「忍」有三個層次,即:生忍、法忍、無生法忍。
「生忍」就是對生存條件的認識,進而具備處理的力量;「法忍」就是對宇宙諸法的瞭解,從而直下承擔,轉化心境的作用;「無生法忍」就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不生不滅,進而自由自在遊諸國土度脫眾生的世界觀。
所謂「生忍」,一個人要維持生命,必須要能忍。例如,為了工作上班,必須早起趕公車,必須忍受塞車、寒熱、睡眠不足等身體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見不和、愛恨情仇等。可以說,人要維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須忍耐,這就是「生忍」;生忍就是一種從生活中淬煉出來的智慧與力量。
所謂「法忍」,就是吾人除了維持基本的生存之外,還要活得自在,所以心理上的貪瞋癡成見,都要能自我克制、自我疏通、自我調適。也就是體認一切諸法和事物的實相為「緣起緣滅」,把心安住於此真理而不為生滅所動。例如,對於世間上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等,不但不為所動,而且要能真正的認知、處理、化解、消除,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種體悟「緣起性空」,明白因緣果報,通達事理人情的般若智慧。
所謂「無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滅,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這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一種覺悟無生之理,察見一切無生之法的實相智慧。
總結「忍」的意義:「生忍」是為了生存在人間所蘊釀的耐力;「法忍」是在轉識成智,是用佛法所產生的智慧;「無生法忍」則是隨緣隨處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滅的自在境界。能夠擁有「生忍」,就具足面對生活的勇氣;能夠擁有「法忍」,就具備斬除煩惱的力量;能夠擁有「無生法忍」,則在在處處無不是桃源淨土、自由自在的世界。
多年來我在世界各地推動人間佛教,所謂「人間佛教」,就是以佛法來美化人間,也就是把佛陀對人間的教化、開示,一一落實在生活裡,透過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增加人間的幸福、快樂、美滿。所以我把「人間佛教」定義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舉凡「佛說的」三皈五戒、四攝六度、四無量心、緣起中道、無常苦空、五停心觀、三十七道品等有助於提昇人性之「淨化、善美」本質,也就是人生所需要的教理,都是人間佛教所要弘揚的佛法。只是佛教的經典汗牛充棟,常令有心學佛的人望而興嘆,因此多年來我雲遊在世界各地,經常遇到信眾問我:「我們想信仰佛教,但是佛教書籍那麼多,不知道要看哪一本書,才能全盤瞭解佛教?」
對此,為了讓有心深入佛法堂奧的社會大眾,能夠有系統、有組織、有條理的瞭解佛法的全貌,我經過數十年的蘊釀,編纂一套《佛教叢書》,把佛教的內容分為十類:一、教理,二、經典,三、佛陀,四、弟子,五、教史,六、宗派,七、儀制,八、教用,九、藝文,十、人間佛教。每一類編纂成一冊,以三十萬字為限,力求條目清楚,文字簡潔,內容不相重複而互輔互成。其中「教理」的部分,我更依照學佛的次第,以及學佛應該認識的根本教理,分門別類的簡單介紹,例如:
(一)怎樣做一個佛教徒:「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奉行八正道」。
(二)最初的根本佛法:「緣起」、「四聖諦」、「三法印」。
(三)佛教的真理是什麼:「空」、「業」、「因果」、「中道」。
(四)佛教的主觀與客觀:「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五位百法──百種心事的內容」、「轉識成智──成佛必備的智慧」、「一念三千」。
(五)真實的自我:「心」、「性」、「明心見性」。
(六)學佛的次第:「信解行證」、「五乘佛法」、「三學增上」、「止觀雙修」、「四禪八定」、「五停心觀」。
(七)學道者的魔障:「五欲六塵」、「三毒五蓋」、「生死煩惱」。
(八)三世流轉的生命:「十二因緣」、「十法界」。
(九)佛教的圓滿世界:「涅槃寂靜」、「解脫自在」、「法身實相」。
(十)佛陀的樣子:「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陀十號」。
(十一)佛教的時空觀:「時間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長」、「空間須彌納芥子、微塵容虛空」。
(十二)佛教的宇宙觀:「三界二十八天」、「天堂與地獄」、「三千大千世界」。
(十三)佛教的人生觀:「苦樂交集」、「五趣流轉」、「四大皆空」、「五蘊非有」。
(十四)佛教的淨土思想:「五乘共法的淨土──兜率淨土」、「大乘不共法的淨土──極樂、琉璃淨土」、「人間佛教的淨土──唯心、華藏、佛光淨土」。
(十五)人間佛教的建立:「從人道到佛道」、「從入世到出世」、「從自利到利他」。
(十六)人間佛教的生活:「四恩總報」、「食存五觀」、「三輪體空」。
(十七)如何實踐佛法:「慚愧懺悔」、「發心立願」、「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回向」。
(十八)佛學的組織法:「三藏十二部經」、「結集」、「判教」。
以上只是希望有緣閱讀此部《佛教》的人,都能對佛教的真理有完整的認識與瞭解。佛教的真理告訴我們:要離「苦」,才能得安樂;要知「無常」,才能有希望;要懂「無我」,才能融入大眾;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惡業」,才有美善的人生;要識「因果」,才能心甘情願;要透「緣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證「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圓滿「涅槃」,才能究竟人生。
總上所說,般若是佛教的主軸思想,尤其闡揚「緣起」,成為宇宙最高、最微妙的真理。般若的層次內容,說明真理要有平等性、必然性、普遍性,尤其「平等」是今日世界人類和平的一個重要軸心,我在「佛光人四句偈」裡就寫到:「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平等是和平的希望之所繫,現在舉世各界,包括學術界、政治界、宗教界等,都在倡導和平,但是大部分都只在利害關係上著眼,所以不能和平。唯有佛教的無我、慈悲、尊重、包容,尤其還要有般若的平等,才能克竟其功。因為世界所有偉大的、崇高的、深遠的、殊勝的事物,沒有一個不具備平等的內容,例如陽光普照大地、空氣普及一切、流水普潤萬物、大地普載眾生,所以佛陀證悟平等,他也倡導「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觀。因此,有了般若的平等,才有和平的希望,才是人類的光明;能以平等為基礎,和平才有真正實現的一天,而不會淪為空洞的口號。
二、慧的開發──知識巧思,人間慧解
如前所說,般若不等於知識,般若不必外覓,般若是從我們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智慧方便;但是般若自性的開發,則需要透過「聞思修」,才能進入「三摩地」,所以學佛要「多聞熏習」,而且要「法門無量誓願學」,尤其要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學佛既然要發度眾之心,自己就先要具備各種知識、能力。在古代印度有所謂的「五明」,即:
(一)聲明:語言學、聲韻、訓詁、音樂。
(二)工巧明:科技工藝的知識。
(三)醫方明:衛生保健、醫藥的知識。
(四)因明:邏輯推理、論理學。
(五)內明: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
以上五明,涵蓋面雖然很廣,然而在今日多元化的社會,似乎已不敷所需。現在的社會,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各種學問五花八門,諸如哲學、科學、文學、醫學、心理學、天文、地理、藝術等。雖然知識不等於智慧,更不是般若,但知識是人生的動力,有了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氣質;有了知識,可以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有了知識,可以為國為民做出許多建國的方案和計畫。有了知識,商工的品質就會不一樣;有了知識,科學、哲學就能提昇;有了知識,才能啟發思想,甚至改變世界。
就拿東西方文化的發展來講,西方哲學家一開始就研究人類與自然、人權與神權、人與天爭等問題,他們重視人的存在價值,所以從哲學演變到後來,科學昌明,科技特別發達,因此西方社會十分重視「實用主義」。反觀東方哲學,一向重視人心與性善、性惡的探討,對人倫、道德、心性等人的精神世界之說明,著墨很多,因此西方文化重視物質文明,東方文化重視精神世界,此中早已見出端倪。
早期的西方哲學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他們開啟了西方哲學的大門。尤其蘇格拉底被稱為「西方哲學之父」,在他之前,西方哲學一向偏重於宇宙自然的研究,到了蘇格拉底才開始關心起與社會人生有關的倫理道德等問題。他開創的人生哲學,擴大了西方哲學的思想領域,其弟子柏拉圖雖然是個「唯心主義」者,但他的「理想國」希望把國家制度化。柏拉圖的弟子亞里斯多德倡導「實踐哲學」,以改善人類生活的倫理學為思想特色。因其師承蘇格拉底以街頭為學術殿堂的自由學風,反對刻板的教學法,後人尊為「逍遙學派」的師祖。他們的學說主張,至今仍為世人所推崇。
此外,尼采否定神權,肯定人存在的價值,主張重估一切價值,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之一;康德以自然科學來探討哲學理論,是「唯心主義」的創始人;迪卡爾「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義,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乃至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鼓勵人類追尋真理,盧梭呼籲人類從現代文明重返自然;甚至悲觀主義的叔本華,其「意志第一」的學說,還是帶給後世對人生充滿無限的希望。
不過,在西方諸多哲學思想家的學說理論當中,尤以達爾文的「進化論」,說明宇宙萬有都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此說推動了世界的一大進步。另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之發現、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等,都對人類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大大改變了整個世界對宇宙「現象界」的認識。
他如西方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也是西方學術史上首位重視人類潛意識作用的思想家,他以此發明,媲美牛頓與哥白尼在科學上的成就。其弟子榮格,繼續闡揚潛意識理論,對東方的佛教、禪、瑜伽等,有相當精深的研究。總之,因為有這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因此西方文化在世間的文化思想界裡,顯得格外突出。
西方文化從哲學慢慢也發展出文學、藝術等,誕生了很多偉大的詩人、藝術家,如莎士比亞、托爾斯泰、大仲馬、雪萊、拜倫、米開朗基羅等,他們的詩歌、散文、小說、雕刻等文藝作品,不但美化了世間,更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尤其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透過復興古典文化,推動人文主義的信仰,重視人文現實的關懷,是人類一次偉大的精神革命。
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後,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又一次開創了歷史性的新紀元。因為西方自宗教革命以後,掌權的帝王一方面利用宗教鞏固政權,同時也幫助天主教、基督教的發展,於是政治與宗教、哲學凝聚一起,相互為用,共同發展。
相對的,在東方文化方面,東方哲學從印度的佛陀到龍樹、無著、世親,再到中國的老子、莊子、孔孟等諸子百家,佛儒交融,成為東方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此中佛教從印度的龍樹、無著、世親,把「空與有」融和,發展出大乘佛教的「中觀思想」,一直到了中國更發展出「大乘八宗」,尤其禪學在中國更是一枝獨秀。近代太虛大師總結中國佛教,立為大乘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法性空慧指各部般若經及宗般若經的諸論;法相唯識包括法相學與唯識學;法界圓覺學指《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楞伽經》、《楞嚴經》、《圓覺經》及淨土方面等有關法界、如來藏等諸經論。後來印順法師又將印度大乘佛教分判為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大系,此與舊說大異其趣。性空唯名論,指中觀大乘;虛妄唯識論,指瑜伽大乘;真常唯心論,指如來藏思想。
除了佛陀的佛教哲學思想博大精深,代表著東方文化,影響著舉世人類之外,在中國則有老子、孔子、莊子等諸子百家的學說,也是大放異彩。其中老莊哲學談「清靜」、「無為」,崇尚「自然」、「本性」;孔子主張「以仁為本」,成為中國文化思想的正統,歷代帝王莫不尊為治國之本,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其社會地位之高,儼然成為中國文化思想的主流。
孔子「崇仁」,孟子「尚義」,並且由「義」擴充出「仁、義、禮、智」四端,認為人要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孟子主張「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荀子認為人性要靠後天的努力學習,才能向上、向善,所以提出「積學」的重要。
此外,墨子的「兼愛」、韓非子的「重法」,以及管子的「富民」、列子的「貴虛」、晏子的「廉政」等學。乃至魏晉南北朝的玄學、宋代的理學、明代的心學等。甚至中國歷代的文史學家,如中國第一位大詩人屈原、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史學家司馬遷、建安文學的開創者曹植、中國第一位女詩人蔡文姬、田園詩派的創始人陶淵明、山水詩派始祖謝靈運,以及唐代的詩人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乃至宋代的詩詞名家李清照、黃庭堅、陸游,尤其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等。他們的學說主張、詩詞散文等曠世之作,都使得中國文化在文、史、哲等相互激盪下,百花競放,顯得燦爛繽紛,多采多姿。
尤其自從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緣起、業力、因果報應等思想,融入中國社會,更加深化中國文化的內涵。在中國的大乘八宗當中,比較重視學術義理的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及三論宗;比較重視實踐修行的宗派有禪宗、淨土宗、律宗及密宗。雖然華嚴、唯識、空性等學說沒有被納入中國文化的主流,但是「禪學」倒是成為中國文化的一朵花。
佛教一向具有尊重、包容的性格,佛教主張「不捨一法」,如佛陀所說「一法即一切法」。因為佛教沒有排他性,佛教認為信徒讀了老子學說,瞭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從而擴大自己的思想,也不無利益;佛教對於莊子的任性逍遙,與大自然結合的灑脫思想,尤其「莊周夢蝶」,以及莊子與惠施論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其思想之奔放,如禪之不拘形跡,佛教也認可這些思想,所以人間佛教的行者不排斥老莊學說。
此外,孟子「性善」、荀子「性惡」、墨子「兼愛」之主張,不捨一法的人間佛教也是將之兼容並蓄,使得佛教更加繽紛多彩。乃至魏晉南北朝時,佛教以老莊的「無」來詮釋般若的「空」,形成「格義佛教」;後來中國文化甚至吸取佛教之長,發展成為宋代理學。這一切都是說明,在中國的文化裡,佛儒一直都是交相融會的。
除了哲學思想以外,中國文學重視文字之美,文學家們以詩情畫意的詩詞散文來描述佛教,把佛教的十二分教與文學互用,例如,長行就是散文,重頌就是詩歌,使得佛教終能在百花競放的中國,和諸子百家一起相互共鳴,因此佛教的發展,後來禪走進寺院,淨土走進民間,唯識、三論走進學者群中。
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可以入道。佛法分為「真、俗」二諦,真諦又名「第一義諦」,或「勝義諦」,是出世間法;俗諦又名「世俗諦」,是世間法。佛陀的一代時教,都不出此二諦法門,尤其在化世的運用上,佛法和世學更要融和運用。
佛法太世俗化,被世俗所化固然不可貴,如果太過於出世,則不容易為人所接受,所以要「二諦圓融」。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因此人間佛教主張,面對現代科技文明,資訊新知日新月異的社會,佛法應該現代化、生活化,針對當前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所以要「佛法為體,世學為用」。佛法之體,是拔苦與樂;佛法之用,是融和方便。如佛陀年少時即遍學五明;出家後,遍訪諸師外道沙門。因為佛陀貫通世、出世法,故能教化不同對象,應病予藥,解脫他們的身心苦惱。
我自己從小在棲霞律學院讀書,由於棲霞圖書館擁有來自鄉村師範學校的圖書,當時真是得其所哉,每日大量看書,從中國的章回小說,到西方的長篇文學,從散文小品,看到名家著作,像《基度山恩仇記》、《戰爭與和平》、《老人與海》、《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茶花女》,托爾斯泰的文學、杜威的哲學等,先後看了不少。甚至因為愛好文藝著作,在大陸時,舉凡胡適之、林語堂、巴金、魯迅、老舍、茅盾,乃至冰心、郭沫若、沈從文、許地山等人的諸多作品,可以說無所不看。及至到了台灣,謝冰瑩、瓊瑤、高陽、徐訏等人的散文、小說,無論是古典的,現代的,我也都一一拜讀。
我深愧自己出家以來,不能深入三藏,對於世間的學問,也沒有博古通今的本領,不過我能運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法則來閱讀書報雜誌,使我在忙碌的弘法行程中,猶能神遊古今中外的典籍。我往往以現在所讀與過去經驗比較分析,綜合組織,並且與日常生活、社會現象加以印證,故能將片面的知識融入自己的生命,所以發而為言,也都能旁徵博引,雖然自慚未能有所高論,唯自忖尚能深入淺出,不曾誤導眾生。
我也曾多次率領佛教團體出國訪問、朝聖,並且經常獎勵弟子、學生們到各處去參訪巡禮。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希望大家效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藉著瞻仰聖跡,大家能從佛教的歷史中,激發道念信心,找尋興衰得失的脈絡;藉著走訪國際,大家能開闊視野,廣為汲取經驗,擴大人生的領域。
尤其面對當今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我認為佛教徒不能逃遁於山林,而不顧眾生疾苦。應該對民生經濟、國際形勢、民主人權、自然生態、教育改革、種族衝突、優生保健、生態環保、家庭暴力、試管嬰兒、器官捐贈、風水地理、看相卜卦等種種問題,以佛法的智慧,提出契理契機的對治辦法。
此外,對自殺、死刑、核武、戰爭,以及安樂死、複製人等問題,皆應吸取世間的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生化科學為用,融和佛法的理體,以解除現代人的迷思。例如:以佛法的緣起觀,結合心理諮商課程,讓大家懂得尊重生命,珍惜人身;以佛法的因果觀,舉辦各種成長教育,讓大家懂得惜福結緣,慚愧感恩;以佛法的輪迴觀,邀請專家論文發表,讓大家明瞭薪火相傳,生死一如。
再如以緣起中道的真理為體,以四攝六度的方便為用,廣納世間萬法,如善財童子尋訪五十三位老師,學習世間的天文、地理、醫藥、算數、航海、貿易等知識,學貫內學外學之後,才能進入毘盧華藏世界之中。
總之,我們在世間生活,對世間的學問不能不有所認識,對世間法瞭解愈多,才能針對世間的問題給予指導,例如佛世時,有一位比丘,名二十億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師。隨佛出家後,急於證果,日夜不懈的精進修行,結果不但久久沒有開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憊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轉心。佛陀知道後,曉喻他說:譬如琴弦,太緊則弦易斷,太鬆則彈不成調,唯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來;修行也是如此,過分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億耳聽佛開示後,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式,終於在不久後,證得阿羅漢果。
佛法的弘傳,講究契理契機,除了契合眾生的根機,還要契合時代的發展,例如:「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到底有沒有外星人?」這是近代太空科學家最想揭開的謎。自從一九九七年七月五日,美國太空總署成功的發射「開拓者號」上火星,鼓舞了科學家的信心,希望有一天人類可以前往火星旅行,甚至到那裡移民,屆時火星上自然就會有「火星人」。
事實上,早在二千多年前,《阿彌陀經》就記載著:「過此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陀說法時,很多菩薩都是來自他方佛國。此外,佛經中很多佛菩薩也都以天文為名,例如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虛空藏菩薩、星宿王如來、法界智燈王等,可見佛經的天文思想遙遙領先了今日天文學家的研究達二千多年之久。
另外,也常有人好奇,想要探究天空到底有邊無邊?這在佛教看來,佛教認為探究天空有邊無邊,不能幫助我們解脫生死;有智慧才能解脫,這才是佛法。再說,宇宙無窮無盡,哪裡是天?哪裡是地?這都是一種裡外對待。基本上,佛教講法界,講虛空,講無窮無盡,例如《華嚴經》的華藏世界,重重無盡,所以,佛教的天文學不僅開拓了人類的思想領域,更重要的是,它幫助了很多學者找到了思想的出路,開闊了更寬廣的思想空間。
尤其佛教的緣起、業力、因果、佛性等思想義理的提出,乃至「佛觀一鉢水,八萬四千蟲」、「三千大千世界」之他方世界的發現,一方面印證科學,同時也說明佛教的說理很符合科學驗證,不是迷信。
佛教的無常、四大、五蘊,就是對物理、心理的分析;佛教的極微、剎那,是時空的測量;佛教以「如夢幻泡影」來形容雷電、虛空,甚至佛陀為了明示五蘊虛幻不實,曾舉五喻說明,所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其中「陽燄」是經過陽光折射,致使曠野看上去似乎有水,但實際沒有。佛陀以此來形容幻象。
佛教講「三千大千世界」,現在科學已知銀河系有無數星球;佛教講「佛觀一鉢水,八萬四千蟲」,現在從顯微鏡下觀察,事實的確如此;佛教的《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距此世界十萬億佛土」,說明距離十分遙遠,但一念之間,隨念即至。佛教此種時空觀,引導科學超越物理的極限,尤其佛教講「法無定法」,對科學家是很好的啟示。
佛教隨著科學的發展,用佛法解釋科學的現象,為科學未來的發展提供出路,也引領人類認真思索一些問題,例如:
1.人類利用科技可以登陸月球,但是科技可以幫助我們登陸極樂世界嗎?
登陸月球是物質的世界,往生極樂是精神的世界,是即刻的。
2.現代的醫學,透過器官移植可以更換五臟六腑,但是頭腦可以移植嗎?思想可以移植嗎?
佛教認為人的色身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有,因緣和合的色身假我有生老病死,但是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所以器官可以移植,但生命不能替換。
3.醫學可以改變基因,但可以改變人類的厄運嗎?
「基因」其實就是佛教的「業力」,「業」就是行為的造作,一個人的命運,由自己的善惡業來決定,只要做善事,自然能夠改變厄運,所以「行善不為惡」,就是「基因」改造。
人間佛教主張,佛法要能融會古今,尤其世法、佛法要能相互為用。佛法除了能幫助科學家開拓思想領域之外,對於現代心理學,也有很好的說明。
現代心理學是一門以研究人類精神生活為對象的學科,其源頭包括醫學、哲學、科學、宗教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等,後來也被應用於各種學科、事業之中。今日社會中,舉凡教育、工業、商業、醫學、軍事、法律、政治、社會、科學、藝術、運動等,無一不與心理學有關,因此心理學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心理學是觀察意識形態的心理作用及行為模式,西方心理學家能研究人格的發展過程以及行為的潛在因素,但卻無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為它有一定的範圍限度。反觀佛教,不但對人類心理有充分的瞭解,並能提供對治方法。如《華嚴經》云:「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佛教對「心」的詮釋,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譬喻來闡釋我們的心,進而教導我們如何找心、安心、淨心,足見佛教心理學凌駕於西方心理學之上。
佛教是哲理的科學,佛教重視理性、智慧的化導,佛教認為世間知識學問的獲得,雖然也能開拓人類的視野,但是如果沒有正知正見,也很容易流於邪慧、狂慧,不僅使自己受害,猶有甚者,還會形成人類的災難,所以佛教主張真理才是宇宙人生的最高指導。
學佛首重聞法,因為聽聞正法才能獲得真理的智慧,所以學佛要廣學、淨學、博學。以下列舉有關聞法的德目,以幫助修學者建立正確的聞法心態。
(一)聽經聞法: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聞法是信教入道的第一步,佛法中一切功德多由聞法而來。
(二)讀書閱藏:讀聖賢書,閱經、律、論三藏以外,對歷代聖賢大德著作更要廣學研究。
(三)廣學多聞:學佛要多聞熏習,而且要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聞空不驚:諸法自性本空,空才能建設有,能夠正確認識緣起性空的真理,便能聞空不驚,此乃大智慧也。
(五)聞善著意:聞善言不著意,非人也;聞善著意,才是堪受佛法的大器。
(六)會意深思:聞法要用心領會,不斷思惟,才能夠心開意解,心領神會。
(七)諦聽正解:聞法要諦聽、善聽、兼聽、會聽。
(八)正聞正思:佛法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聽聞正法,並且長時憶念正法。
(九)樂觀明理:學佛者應明白因緣果報、緣起性空的真理,自能樂觀豁達,智慧明理。
(十)福慧雙修:「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皈依佛,兩足尊,即福慧具足之意。
(十一)成就辯才:口常行慈,修習善語,可得無礙辯才。
(十二)廣為宣化:佛法要廣為傳播,廣為宣化,自他皆能成就。
(十三)請轉法輪:經常舉辦佛學講座、印行佛書等。
(十四)親近道場:選擇有緣的道場,並親近善於說法的善知識。
(十五)明辨是非:不要太計較利害得失,應該要明辨是非。
經云:「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所謂「法」,就是真理。真理所帶來的快樂,才是真正永恆的快樂。什麼是法樂呢?五戒十善是法樂,六度四攝是法樂,四無量心是法樂,因緣果報是法樂,有空中道是法樂。心中有了法樂,對於五欲六塵不拒不著;心中有了法樂,對於世間不厭不求;心中有了法樂,到哪裡都能安然自在;心中有了法樂,當下就是極樂世界。唯有以無邊的法樂為舟筏,才能使我們度過生死的波濤,到達「常樂我淨」的彼岸。
三、慧的應用──生活行儀,人間慧用
在《大乘起信論》提到,眾生「一心開二門」,即「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又說一心的本體、相狀、作用廣大無限,所以稱體大、相大、用大。「體相用」三者不可分割,本體的精神、意義,要能隨機、隨緣、隨宜的權巧應用,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般若智慧就是我們的「心真如門」,般若不是談玄說妙,要表現在生活行儀上,成為人間慧用,才有意義。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破顏微笑,師徒印心,禪於是成為人間的一道光明;佛陀成道後,五比丘相約不理睬佛陀,但是當他們見到成道後的佛陀,被佛陀的威儀攝受,忍不住跪地禮拜,並且再度隨侍佛陀,於是成為佛教「最初的僧寶」。佛陀的行儀度化,就是人間的慧用。
山東湛山寺倓虛大師,有一次在佛前上香,一位王居士剛好來寺,居士深受大師虔誠肅穆的行儀感動,主動捐錢為他建了「湛山寺」,做為弘法道場。在禪門裡,祖師栽松、鋤田、篩米、掃地等生活行儀,都是禪;就是喝茶吃飯、著衣持鉢、出坡作務、應酬往來、揚眉瞬目、語默動靜,也都藏有微妙的禪意和開悟的因緣,這也是人間的慧用。
在叢林裡面,所謂「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止間特別注重威儀。甚至平時上殿要排班,吃飯要過堂,舉止進退皆有規矩,在在都要學習。但是一般人心裡會想:「都幾十歲的人了,還不會走路嗎?吃了幾十年的飯了,還不會吃飯嗎?」這是因為不瞭解寺院的規律。寺院不同於俗家,在寺院中,一舉一動都是修行,走路吃飯睡覺都可以參禪,這其中都有很深妙的解脫境界。所以,到了叢林裡,你會感到自己確實是不會走路,不會吃飯;身心千般束縛,積年累月成了習慣,確實需要一一用心擺脫。吃飯端碗,要如「龍吞珠」;持箸夾菜,要如「鳳點頭」;行進走路,要像雁陣一字排開,上身不能動,像頭頂著一盆油,四平八穩的走,在叢林裡真是事事修行,處處法門!有一首偈語,很能說明這些律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旋半展眸;
威儀動靜常如此,皈依三寶復何憂。
佛門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用意在培養一個人出眾的威儀。昔日馬勝比丘以威儀度化舍利弗,成為千古的佳話。因此,樹立良好的形象,不但是做人的基本條件,更可以成為度眾的方便法門。是以傳統的叢林道場很重視制度,不但個人有戒牒,僧團也有清規。所謂「清規」,是指禪宗寺院組織章程及寺眾日常生活的規則,也就是禪宗叢林關於大眾行、立、坐、臥等威儀所訂定的僧制,為眾僧所必須遵守的儀規,類似現代的「共住規約」,是為僧眾日常修行的規範,以及僧團組織、行事的依循。因此,「清規」是健全僧團的圭臬。
當初百丈禪師為禪宗叢林立下《百丈清規》,使得中國的僧團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單職事,各司其職,使得寺務運作組織化、系統化;又訂定各種修持行儀、日用軌範等,使得僧眾具足威儀,心不放逸,身不踰矩。尤其設立住持一職,領眾薰修,綜理寺務,叢林規模於焉建立。
叢林清規,禮法有度;叢林生活,祥和有序。叢林道場體現了中國儒家所嚮往的天下為公、人人崇樂好禮的理想藍圖,無怪乎時人每見僧團兩序行儀,無不慨嘆「禮失求諸野」!
為了樹立叢林規矩,落實生活佛法,我在佛光山特別建設寬廣明淨的雲居樓,提供全山徒眾與來山信眾、遊客一起過堂。每天到了用餐時間,全山職事、學生上千人,僧俗依序排班過堂的莊嚴隊伍,常令遊客讚歎、感動,可見莊嚴的威儀也能度眾。
在佛門,語默動靜安詳,一切合法合宜,就是禮儀;身語意的行止,表現在外,就是生活的禮儀。禮儀合度,也能發揮無言的說教。唐朝時,曾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被貶至潮州當刺史的韓愈,有一天去參訪大顛禪師,大顛禪師正在坐禪,久久不出定。侍者看韓愈等得不耐煩,心裡很著急,便在大顛禪師的耳邊說:「先以定動,後以智拔。」意思是說:「禪師!你的禪定已經打動了韓愈的心,現在你應該要用智慧跟他說法。」韓愈一聽到這兩句話,很高興,他說:「幸於侍者口邊得個消息。」
「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就是人間的慧用,乃至仙崖禪師「感化夜遊沙彌」、金代禪師「養蘭不是為了生氣」,以及佛陀的「殺一救百」、末利夫人的「飲酒救人」、一休和尚的「做人女婿」、丹霞禪師的「燒佛取暖」、石屋禪師的「教人偷心」等等,都是般若的人間慧用。
此外,歷代不少僧眾以自己的風儀影響帝王,成為佛教的護法。例如,終南山惟政禪師曾入朝為唐文宗解釋「蛤蜊觀音」之事,啟發文宗對佛教的信仰。西域高僧佛圖澄,度化殘暴殺人的石虎、石勒,解救無數生靈,二石尊佛圖澄為師,時常請教社稷大事。佛圖澄的弟子道安大師,曾勸諫苻堅休戰。唐朝玄奘大師,在主持譯經大業的同時,經常隨駕太宗左右接受諮詢國事,玄奘大師圓寂時,唐高宗罷朝三日,悲慟的對大臣們說:「朕失去了一件國寶!」玄奘大師受到朝野崇仰之深可見一斑。
甚至禪宗初祖達摩祖師來到中國時,與梁武帝一番「對朕者誰」、「並無功德」的論道,雖然彼此機緣不契,達摩於是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但這段對話卻影響了後來中國佛教「有為法的福田不究竟,無為法的福德性才究竟」的思想。
可見一切法,只要能方便權巧、契理契機、隨緣教化,就是人間佛教的慧用。我自己雖無古聖先賢的通達智慧,但有幸從小在焦山、棲霞、寶華山乃至常州天寧寺等叢林參學,在禪、教、律門下接受完整的叢林教育,從許多大德身上學習身為出家人應有的威儀。其中包括曾經擔任寶華山維那的若舜老和尚、由金山禪堂出身的卓塵法師,都是我的戒師。另外,仁山法師、融齋法師、芝峰法師,我都曾跟他們請益過佛法。乃至一些年輕的學者,都是從閩南佛學院或嶺東佛學院畢業出身,所有關於佛門的行儀,在他們嚴格要求下,我都能心領神會,所以直到現在,養成我走路腰背挺直、目不斜視,坐時只坐半座的生活習慣。佛門的「四威儀」在我來講,可以說很自然的融入到身心生活裡,因此我出眾入世,在社會上走動,都能把這許多佛教的威儀運用、表現在行為上。
甚至影響所及,在我的思想理念裡,時時刻刻無不思想著,如何在不違傳統佛教的根本教義下,運用現代化的弘法方式,化為傳教的方便。例如,我組織佛教歌詠隊、灌製佛曲唱片、利用幻燈片作為弘法工具、開辦兒童星期學校、設立學生會與弘法隊、製作佛教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舉辦空前未有的佛誕節花車遊行等,乃至以「偈語教唱」、「說唱弘法」、「梵唄音樂會」、「人間音緣」等多樣化的風貌弘法,接引不同層面的信徒學佛。甚至我首開在「大座講經」中安排獻供、節目表演等內容,希望達到「解行並重」的效果。
此外,我建設「淨土洞窟」,把《阿彌陀經》所描寫的極樂世界之莊嚴境界,以建築實景呈現;我為了把佛教與藝文結合,從一間佛教文物陳列館,到現在十餘所的佛光緣美術館,一方面宣揚佛教藝術之美,同時接引許多藝文界的朋友親近佛教。
我尤其感於今日佛教隨著信仰普及,雖然弘法的空間隨之擴大,早已不再局限於寺院中,但是寺院永遠是信仰的精神象徵。寺院是僧眾駐錫的道場,是佛法弘傳的地方,是佛像供奉的殿宇,有了寺院,才有佛法僧三寶,才有佛教;有了寺院,才能傳播教義,才能住持正法。
寺院可以說是佛教的代表,是信仰的中心,是信徒心靈寄託的所在。佛寺建築是為了弘法,為了度眾所需。寺院除了傳播佛教真理之外,莊嚴的殿宇、寧靜的氣氛、祥和的梵唱、慈悲的教義,讓社會大眾在工作忙碌之餘,尤其是遭遇挫折、徬徨無助的時候,自然想到寺院,不管是參加各種修行活動,或者只是在佛前瞻仰、禮拜,都能獲得再出發的力量,所以我形容寺院就像人生的加油站,是心靈的百貨公司,是希聖成賢的學校,也是善友往來的聚會所,更是去除煩惱的清涼地。
為了讓寺院建築的硬體設備能配合現代弘法的需求,我從過去只有佛殿的有限功能,擴增為現在具有講堂、會議廳、抄經堂、禮懺堂、談話室、圖書館、視聽中心、文物陳列館、美術館、滴水坊、法物流通中心、停車場,甚至有研究室、電腦教室等設施。
我順應現代上班族忙碌的生活,從過去開設都市佛學院,直到人間衛視的電視佛學院,乃至現在有了網路佛學院、遠距教學等。我改良寺院儀制,諸如延後早課時間、改良課誦內容、開會唱「三寶頌」、三餐念「四句偈」,以及縮短三皈五戒的傳授時間、水陸內壇佛事一律在白天進行等。
除了健全硬體設備,以及弘法方式力求日新月異外,我更儘量使用現代人能聽得懂的語言來詮釋佛法,務求讓佛教與生活沒有隔閡,例如:
我把「六和敬」詮釋為:
見和同解:就是「思想上建立共識」。
戒和同修:就是「法制上人人平等」。
利和同均:就是「經濟上均衡分配」。
意和同悅:就是「精神上志同道合」。
口和無諍:就是「言語上和諧無諍」。
身和同住:就是「行為上不侵犯人」。
我對「普賢十大願」作了如是說:
一者禮敬諸佛,就是實踐「人格的尊重」;
二者稱讚如來,就是實踐「語言的讚美」;
三者廣修供養,就是實踐「心意的布施」;
四者懺悔業障,就是實踐「行為的改進」;
五者隨喜功德,就是實踐「善事的資助」;
六者請轉法輪,就是實踐「佛法的弘傳」;
七者請佛住世,就是實踐「聖賢的護持」;
八者常隨佛學,就是實踐「真理的追隨」;
九者恆順眾生,就是實踐「民意的重視」;
十者普皆回向,就是實踐「圓滿的功德」。
我對「皈依三寶」及「受持五戒」,做了如下譬喻:
皈依三寶:
佛如光;皈依佛,就是點亮心靈燈光,為自己建設了一間電力公司;
法如水;皈依法,就是儲蓄甘露法水,為自己營建了一座自來水廠;
僧如田;皈依僧,就是長養菩提花果,為自己開發了一畝良田土地。
受持五戒:
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殺生而護生,自然長壽。
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偷盜而布施,自然富貴。
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邪淫而尊重,自然和諧。
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譽不侵犯;不妄語而守信,自然譽好。
不吸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不吸毒而正常,自然健康。
我感於過去一般人認為佛教一再講布施,好像學佛就是為了要布施給人,自己又能獲得什麼利益呢?為了扭轉一般人的觀念,我在〈六波羅蜜自他兩利之評析〉論文中,對「六波羅蜜」做了如此註解:
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改造自己慳貪的性格;
持戒可以三業清淨,改造自己惡性的行為;
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瞋恨的惡習;
精進可以無事不成,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
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改造自己散亂的思想;
般若可以觀空自在,改造自己愚癡的認知。
所以:
(一)布施,是給人呢?是給己呢?看似給人,實際上是給己。
布施能度「慳貪」,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縛;實際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毀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是便宜呢?看似吃虧;實際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瞋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是快樂呢?看似辛苦;實際上是快樂。
精進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禪定,是呆板呢?是活潑呢?看似呆板;實際上是活潑。
禪定能度「散亂」,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內求呢?看似外求;實際上是內求。
般若能度「愚癡」,是自己明理之道。
另外,對於佛教經典時常利用「偈頌」來重述經文的意思,古德也提倡用四句偈來表達經義。四句偈簡明易記,就如中國的詩歌,容易讓人朗朗上口,所以我也學習古德,用四句偈來表達佛法。例如,佛陀十大弟子各有第一,我就依照他們的專長,寫下:「舍智連通說富那,須空旃論迦頭陀,那律天眼波離戒,阿難多聞密行羅。」另外,我也曾以一首四句偈:「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點出八宗的特色。
過去古德用科判講經,我曾經把《金剛經》用「無住生心、無我度生、無相布施、無得而證」四句話,概括講解。我也曾把《大乘起信論》、《般若心經》等,做成表解,讓人一目了然,易於掌握要點。
很多人研究佛教史多年,對整個中國佛教二千多年的發展,始終不容易理清脈絡,因此我就想到把佛教自秦漢年間傳入中國後的二千餘年歷史,分為六個時期,正好總結人間佛教的內容。六個時期分別是:
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晉時期)
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
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
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
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
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
佛教是開啟智慧之教,有時候只要聽聞一句佛法能與自己相應,真是終生受用不盡。我平時雲遊在世界各地,來去匆匆之間,經常有人要我給他一句話,希望對他的人生有所點撥,雖然有時行程綿密,時間緊迫,但我總是盡力滿人所願。因此多年來隨緣應機說過很多的「一句話」,現在也在徒眾與信徒之間流傳,例如:
‧我是佛
‧待人好
‧人家要我
‧心甘情願
‧永不退票
‧人生三百歲
‧立場互換
‧樹立品牌
‧忙就是營養
‧化緣要化心
‧拒絕要有代替
‧吵架一回合
‧肌肉是要活的
‧有永遠休息的時候
‧要爭氣,不要生氣
‧結緣總比結怨好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
‧多說OK,少說NO
‧把歡喜布滿人間
‧有佛法就有辦法
‧忍耐就是力量
‧感動就是佛心
‧疾病就是良藥
‧殘缺就是美
‧貧窮就是罪惡
‧要做義工的義工
‧給人利用才有價值
‧自己就是自己的貴人
‧道場是人生的加油站
‧寧可無用,但不能無明
‧要常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凡事感恩,一切想當然爾
‧做人要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
‧有錢是福報,用錢才是智慧
‧成就別人,不要同歸於盡
‧不要讓阿彌陀佛代替我們報恩
‧可以不信佛教,但不能不信因果
‧寧可失去一切,但不能沒有慈悲
‧信佛可以用「行佛」代替「拜佛」
‧要用智慧莊嚴,不要用金錢堆砌
‧什麼都是我的,什麼也都不是我的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
‧人是死不了的,生死只是階段性的轉換
‧儘管世間都是污泥,只要我自己做一朵淨蓮就好
‧不要做海豚,所有的表演只為了一條小魚
‧要明理,不要光是說理;明理才能從善如流
‧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管財、管事、管人都好管,自己的心最難管理
‧給人一些因緣,因為過去別人也給過我們因緣
‧學佛不一定要吃苦,苦不是學佛的目的,苦是增上緣
‧被人責怪,不是末日的來臨,而是希望的開始
‧有人批評、毀謗我們,不一定是自己不好,可能是別人給我們的勉勵
佛法就如燈塔,可以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使我們不致在茫茫的大海中迷失,因為有佛法就能開啟般若的慧眼。般若如暗室的「光」,能照破我們心地的無明,銷融人我之間的差別對待,讓我們的心不被外境的苦樂所動,進而把執著的凡情轉為對眾生的慈悲。如《八大人覺經》說:「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般若之用,能淨化我們的思想,提昇我們的道德,有了般若空慧,苦樂是同體,淨穢是一如,貧富能自在,有無能平等。尤其若能以般若空慧,「如是降伏其心」的自受用以外,進而發起慈悲度眾之心,令「所有一切眾生之類,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正是般若功用的極致發揮。
四、慧的圓滿──同體共生,人間慧圓
人是群居的動物,每個人都不能離開群眾而獨居,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我們所認識的朋友以外,社會上還有廣大的士農工商都與我們有關係,因為我們的生存,需要他們提供幫助。例如,穿衣需要工人織布,吃飯需要農夫耕種,出門需要司機開車。乃至我們所走的路,哪一條不是別人所修築?我們居住的房子,哪一塊磚瓦不是別人所蓋?我們要遊山玩水,哪一處風景區不是別人所開墾?此外還有許許多多,我們都需要靠人群才能生活,如果離開社會大眾,我們就沒有辦法存活了。
人與人要相互幫助,要靠「因緣」成就才能存在。緣,是世間上最美妙的事,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就是緣起法則。世間靠著眾緣和合,無中可以生有;人生由於善緣的加入,厄運得以改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眾生之間也都具有「同體共生」的關係。所以,人與人之間懂得「同體共生」的重要,大家和合共生,世界才會和平,人間才會和樂。懂得同體共生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能夠「同體共生」,才是「人間慧圓」。
「同體」,含有平等,包容的意思。譬如人身雖有眼、耳、鼻、舌、手、足等諸根的差異,但是卻同為身體的一部分;地球雖然有各種國家、民族、地域的不同,但是卻是共同仰賴地球而生存;眾生雖然有男女、老少、強弱、智愚的分別,但是卻同為眾緣和合的生命體。相狀雖然千差萬別,但是清淨的佛性是平等一如的。
「共生」,含有慈悲,融和的意思。法界一切眾生是彼此互相依附,賴以生存的生命共同體。佛經有一則譬喻說瞎子、跛子、啞巴,藉著互相提攜幫助,終於安全逃離火宅。一齣精彩的戲劇,除了有主角的精湛演出之外,還需要配角的無漏配合。我們生存的社會,也需要士農工商各行各業,貢獻每一個人的力量,才能建立祥和而共有的社會。
「同體」是平等觀,「共生」是慈悲觀。慈悲,才能容納對方;融和,彼此才能共生共存。佛教的特色就在於平等的精神,佛陀最初創立僧團,就是要打破印度四姓階級的不平等,而提倡「百川入海,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氏」的平等觀。佛陀初成道時,在菩提樹下發出「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的宣言,揭櫫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同體平等精神,提倡「生佛平等」、「聖凡平等」、「理事平等」、「人我平等」的思想,佛陀其實就是「同體共生」與「慈悲平等」的倡導和推動者。
「同體共生」的重要,從世間上很多的事例、道理,都可以說明。例如前面所說,人的身體,眼耳鼻舌身心,雖然各司其職,但要互相幫助;能夠六根互用,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全的人。
乃至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它是虛空中的一個大宇宙;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大宇宙與小宇宙都是息息相關。我們講一句話,透過電波就可以傳遍整個地球;吐一口氣,可能成為地球上的一個風暴。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只是一個人,我在這個世界上能擁有多少?地球那麼大,虛空那麼大,我能關心多少?其實曾令舉世驚恐的禽流感,之所以爆發流行,只不過是一隻小動物感冒了,因為人體沒有抵抗的力量,就會受到感染,甚至死亡。從這個事例可以說明,現在的世界是沒有國界的,大家都是同體共生的生命體。
另外,自然界,樹木叢生才能成為叢林。我們看,在海拔幾千公尺的高山上,所有樹木欣欣向榮的成長,他們不會因為有你,我就不長,彼此共生共榮,共同繁盛。江湖河川,點滴匯流大海,大海都能包容,因此才能成其大。燈光,一燈亮了,再有一燈、二燈,甚至三燈、四燈,彼此光光相照,就如佛佛道同,光光無礙,這都是同體共生的道理。
動物中,鶼鰈比翼、鳳凰于飛,都有和合的性格,因此為人讚歎。甚至獅子和狗可以共同生活,貓與狗也能相依為命。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天敵,只因各自習性不同,有的性喜居住高山,有的習慣平地生活,有的穴居山洞,有的深藏海底,甚至仙人掌在酷熱的沙漠,都能傲然的開著各色花朵。他們之間彼此共生,也能和大自然共存,所以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之德,就是養育生命。
世界上的民族,有的逐水草而居,但是廣大的草原也沒有捨棄他們。過去凡是靠近海邊,有流水經過的地方,都是富裕之地,出產的東西特別多,民眾生活真是得天獨厚;而現在沙漠發現石油,總算讓過去苦苦守著沙漠的人民,也有發財的機會。
過去有的人思想狹隘,因為某些歷史情節,造成某些姓氏互不通婚,例如宋朝秦檜害死岳飛,岳、秦兩姓因此視如世仇;彰化鹿港施、鄭不聯姻,也是緣於鄭成功與施琅之間的恩怨。因為姓氏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分裂,這是人為的;但是古代「劉關張,桃園結義」,後代子孫因此成為世交,這也是人為的。其實大家應該全體百家姓,大家都是一家親,因為情義的東西,豈是一個姓氏不同就能分割。
在古代,一個和番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例如王昭君能和匈奴人共生,甘願下嫁和番,所以拉近了胡漢二族的關係;文成公主遠嫁西藏松贊干布,成為民族、政治和佛教的美談。但現在東西方的異國鴛鴦,比比皆是,所以未來海峽兩岸必然成為一個民族。
中國的民族很多,漢滿蒙回藏等,「五族共和」這是同體共生;美國的移民很多,各個種族都在那裡發展,彼此和諧共處;聯合國集合世界各民族在會議桌上,減少了許多國際紛爭,這不都是同體共生的可貴嗎?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上的各個民族也要容許他們各自存在,所謂「同中存異」,並非硬要放在一起才叫「同體共生」,各有各的生命發展。世界上,就是科學家,研究室也要有多種資料,相互參考研究;一棟偉大的建築,也要結合山川土地上的建材供他使用。世界上的和風,並拂著大眾;世界上的陽光,普照著一切眾生。大地山河提供我們遨遊,所謂「和則生,不和則亡」,所以現在舉世都在倡導,大家要「共生共有」,才能「共榮共存」。
在佛教,從釋迦牟尼佛打破四姓階級,泯除種族之間的不同,讓四姓出家,如江湖河海,同為一味。佛教僧團,佛陀倡導「六和僧團」,弟子們依「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的規約,和諧共處。甚至佛陀對新入門的弟子,總是特別照顧。佛陀關心弱勢族群,最初的舍衛城,連比丘尼洗澡的地方都沒有,佛陀因此與信眾共同發起興建浴室。乃至為了比丘在當地托鉢方便,幾次舉辦大型講演,讓各界知道「財法二施」的關係。
佛陀一再強調,世間一切都是「四大」所成,「五蘊」和合而有,所以現在提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正是人間佛教最重視的和合精神。佛教在世間上,不管在任何國家地區,都講究服務、尊重、布施、喜捨,為的是要讓大家懂得尊重,共同生存。
佛教徒當中,就拿古代中日韓的錦繡河山來講,哪一處不是佛教徒建設開墾的。現在我們倡導人間佛教,提倡相互往來,透過語言的溝通,達成信仰一致;即使不同,也要相互尊重。我們用災難的救濟互助,促進友好;我們用各種文字語言來往,促進交流;我們召開各種學術會議,溝通各種文化,促使彼此認識、包容;我們舉辦各項活動,讓大家一起參加,如大冶洪爐,共同一體。
世界就是我們的家,透過集會、救濟,大家相互幫助。因此,多年前佛光山在澳洲黃金海岸、美國夏威夷大島、紐約鹿野苑等地,就都預留土地,準備從事養老育幼的服務,主要是讓世界能敬老護幼。我們在世界很多旅遊景點,也都提供給會員信眾掛單安住。平時對於老人家有困難的,雲水醫院給予醫療;青年人就學有需要的,給予獎學金,包括大學、中學、小學,甚至童子軍、幼稚園。我們也興辦許多社會事業,提供在家信眾參與,讓大家至少在佛門裡,都能共同營生,共同生存。
尤其,歷年來國際佛光會在世界各地,一直不斷從事常態性的慈善活動,對於一些經濟落後、生活貧苦的地區,佛光會以興屋、施糧、醫療、教育為主,協助當地人改善生活環境;在一些社會福利完善的國家,則辦理慈善義賣、義診、捐血等活動,以及前往老人院、孤兒院、教養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等機構關懷慰問弱勢族群,回饋當地社會。例如:
大陸在文革以後因為各地經濟落後,當時正值國際佛光會成立,於是透過佛光會副總會長嚴寬祜居士,在廣東、江西、四川等興建五十幾所「希望小學」,讓貧困失學的小孩得以接受教育,同時成立「佛光醫院」,以補某些鄉鎮地方醫療不足的問題。
另外,在非洲馬拉威成立「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專門收容父母早喪的失怙兒童,並計畫從撫孤、醫療、教育著手,解決當地的社會問題。
在巴西成立「如來之子扶貧教養計畫」,幫助巴西貧民區小孩接受正統教育,同時學習一技之長,以避免將來為了生計,淪為毒販,或是未婚媽媽等。
在巴拉圭建造「佛光橋」,改善地方建設;興建「中巴佛光康寧醫院」,免費為當地貧戶看診;成立「早產兒安置方案」,購買保溫箱,救助貧民的早產兒;廣設「無饑餓方案」,贈送豆漿機,提供貧困區域;舉辦賑濟活動,捐贈輪椅,嘉惠殘障人士等等。
十多年來,佛光會積極在世界各地從事各項慈善活動,回饋社會,造福當地居民,從布施中實踐佛道。此外,平時各地遇有天災人禍,佛光人更是「急難救援,全球總動員」。例如,一九九九年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後,佛光山與佛光會除在第一時間緊急捐款及提供物質救濟,幫助往生者處理後事,舉行超薦法會以慰亡靈,同時成立十四所「佛光園──心靈加油站」,以佛法幫助生者重建心靈,走出震災陰霾。並提供貨櫃屋,興建永平佛光村,協助十所學校重建,總共花費約兩千萬美元。
二○○一年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我們在紐約成立急難指揮中心,全球佛光會員一起響應各項救災協助工作,並於佛光山全球各大道場設立超薦牌位,為罹難者誦經超薦及設置靈堂供各界哀悼。期間,我也前往美國,展開一連串美加弘法活動,先後舉辦數場宗教領袖的對談、佛學講座、梵唄音樂會、三皈五戒、記者會、佛光會幹部講習會,以及童軍授證等,並親自率眾到紐約雙子星大樓廢墟誦經灑淨,目的只希望能以佛法幫助惶惑不安的人,給予心靈建設與安撫。
其他如一九九七年巴布新幾內亞發生大乾旱,經立委沈智慧及巴國駐台商務代表蔡明隆居中安排,國際佛光會澳洲急難救助中心立即捐助相當於三萬美元的罐頭、泡麵、大米和乾糧等食物,協助當地災民解困。
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菲律賓的馬容火山爆發,成為百年來最嚴重的災害,居民流離失所,菲律賓佛光協會馬上成立「馬容火山賑災中心」,全力發動賑災活動,趕往火山爆發殃及的災區賑濟,共計分發三千戶災民,每戶領到價值菲幣四百元的賑品。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南亞地區發生百年來最嚴重的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重大災難。佛光山及佛光會立即發動「海嘯無情,人間有愛」賑災活動,從賑災、救濟、重建家園、心靈輔導等四方面著手,撥款進行全面性救援行動。全球佛光協會更是總動員,配合聯合國及響應各國外交部進入災區救援。
二○○五年八月美國面臨本世紀以來最強烈颶風卡翠娜侵襲,成千上萬人無家可歸。國際佛光會與佛光山發起「颶風殘害,佛光送愛」活動,世界總會立即撥十萬美元賑災,並發動佛光人協助當地政府各項救援工作,安置災民。
以上只是列舉一、二,其實十五年來國際佛光會的發展,一直以「天下一家」為出發點,希望每個人都能胸懷法界,相互扶持,都能懂得「同體共生」的重要,發願做一個同體共生的地球人。
在佛教裡,很多的教義、主張都充滿「同體共生」的思想。例如,華嚴宗之「十玄六相」所說的「事事無礙」法界觀,就是一種「自他一體,法界圓融」的圓滿世界。《法華經》的思想大義中:一念三千、百界千如、三種世間、性具思想、二諦圓融等,只要懂得法華的要義,就會知道「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原來十法界的眾生都不離一心,一心圓具萬法,萬法就在我們的一心之中。
佛教提倡平等,平等的真義乃「一多不異」。一般人喜多厭少,以致比較、計較,起惑造業,這個世間也因此紛擾不斷。其實在佛教看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異,性相圓融。因為萬法一如,同體共生,隨舉一法,都與全體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現在舉世提倡和平,和平首先要能平等,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強尊重弱,以有尊重無,以上尊重下,如此才能獲致和平。
佛教的菩薩因為悟解「般若」為諸佛之母,「緣起緣滅」是諸法實相,「三法印」是宇宙人生的真諦,「四大非有」、「五蘊皆空」是生命的本質,「同體共生」是宇宙的軌則;甚至因為信解「緣起中道」的真理正法,故能觀「空有無礙」,所以能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
一般人喜歡探究人有無命運?其實命運就是「因緣」。造什麼因,結什麼緣,就有什麼果報;果報善惡,就決定命運的好壞,所以做人要廣結善緣,對於別人曾經給我們好因好緣,我們也要給人善因善緣,彼此互為因緣,這就是「同體共生」。
「同體共生」的思想博大,同體共生就是法界融和,人我一如。人間佛教提倡「同體共生」,重視「眾緣成就」,因為諸法都是因緣和合所成,世間上的萬相都不能單獨存在,一切都要相互依存才能成其事。不但我們平日生活所需,沒有一樣不是取之於社會大眾辛苦的結果,沒有社會大眾,個人必然無法生存下去,甚至人與自然也有同體共生的關係。現在舉世經常發生地震、海嘯、風災等重大災害,這些看似天災,但其實是人類破壞環境,引起大自然反撲的結果。例如,南美洲的巴西熱帶雨林,由於它可以調節全球的氣溫及空氣,對全人類的生存關係重大,雖然聯合國出錢補助,希望大家不要砍伐,要好好保護,可是事實上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一直在慢慢消失中;美國紐奧良受到卡翠那颶風橫掃,死傷幾十萬人,間接的原因之一,就是沼澤地過分開發的結果。
現在人類最大的危機,正是長久以來僅以自己的立場來看待萬物,能用則用,相悖即誅,以致步步自限,自毀前程。佛教講「同體共生」,因為宇宙萬物都是眾緣和合,彼此共生共存,所以佛法講「布施」,其實就是物我一如,同體共生的宏觀。我的財物,可以與人共享;我的智慧,不必私藏,可以造福別人;我的所有,無須佔有獨享,可以回饋給人間有需要的人。
佛教講「惜福」,也是基於對「同體共生」的認知,因為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種資源,人類才能永久平安的在地球上生存。佛教講「因緣」,認為所有眾生都是相依的因緣和合體,並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和「同體共生」的理念作為推展公益事業的依據。因為宇宙萬物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成,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推其原理,國家與社會就是由種種因緣關係所組成,由人民共同的力量所建立。明白此理,則人類必須摒棄過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概念,而改以平等互惠的觀點來看待一切眾生,舉凡有益眾生的事情,大至世界和平、保育運動,小至造橋鋪路、施燈施茶、讚美鼓勵,大家都應該隨心盡力,共襄盛舉。
因此,放眼世界,可以說,唯有佛教的真理才能保護自然環境,唯有佛教的妙諦才能挽救地球的危機。因為唯有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才能去除人類的我執,唯有佛教「同體共生」的思想才能促進宇宙的生機,唯有佛教「慈悲護生」的作法才能減少人類的殺業,唯有佛教「以事明理」的教育才能開拓閉塞的心靈。如《金剛經》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的大智,才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楞伽經》的「一切眾生,猶如己身」,具足「同體共生」的認識,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無論食、衣、住、行,所受用物皆是大眾相互成就而有,尤其資訊發達的現代,人人更離不開大眾而獨自生活。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即殷勤教導弟子入眾與人相處的禮貌,例如:能謙恭;知次第;不論餘事;悉心聆聽;信受奉行等等。時間雖已久遠,直至今日,仍舊備感親切與受用。
只是遺憾的是,現在舉世仍然戰爭不斷。其實戰爭殺人,如果把別人都殺死,只剩下自己,也無法生存。所謂「害人害己,益人益己」,都有相互的因果關係。
話說有一天,閻羅王開庭審判,他對甲的小鬼說:「你在世時殺人、搶劫,胡作非為,判你墮地獄百年,之後出生為人。」
接著對乙的小鬼說:「你在世上整天只知吃喝玩樂,巧取豪奪,既不知孝順父母,更無益於社會人民,也是罰你到地獄受苦五十年,再投胎做人。」
輪到一個新聞記者,閻羅王說:「你墮到無間地獄,不能超生。」記者聽判後向閻羅王抗議說:「剛才他們兩個人種種的壞事做盡,也不過罰他五十、一百年的受苦;為什麼我只是一個新聞記者,既沒偷盜,也沒殺人,反而會被判到無間地獄呢?」
閻羅王說:「因為你寫的文章,戕害人心,到現在還繼續在世間上流傳,讓人受害;他們兩個殺人做壞事,受害只有一次就完了,因此,除非等你所寫的書籍所散發的毒素對人的影響消失殆盡,或許將來還能有超生的機會吧!」
我們不要以為害人,自己可以不負責任;社會點滴,都有因果關係,所以共生才能吉祥。我認為世間上的生命,不論水中游的、空中飛的、地上爬的,不分種類形狀,生命是一體的,是共生共有的。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們要將有生命的每一類眾生,都視如我們的六根,缺一不可,能夠如此,大家就是同體共生的慈悲人了。
當初我創辦國際佛光會,就明確的把它定位為一個倡導眾生平等的社團,在佛光會裡,所有的會員不分國家、不分種族、不分男女、不分貧富,大家共同為弘揚佛法而攜手努力,因為我們視一切會員為同體共生的地球人。十五年來的國際佛光會,誕生了五任總會長,七千五百個督導,七千五百個會長、副會長、秘書。當中有些地區的分會,女兒是會長,媽媽是副會長,爸爸是秘書,大家以這樣平等的精神,發展我們的信仰,和諧我們的人事。
我們信仰宗教,目的就是要去除自私心,長養公德心;私心只會讓我們的心胸變得更狹窄,眼光變得更淺短。因此,我們要擴大自己,開闊眼光,這個世界是一個同體共生的世界,每一個眾生都是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就如虛空中,日月星辰,不分明暗,互相輝映;大地上,山嶽丘壑,不論高低,彼此連綿;宇宙間,奇珍異獸,不管異同,相輔相成。因此,這個宇宙本來就是「同體與共生」的圓滿世界,大家應該常懷公德心,以慈悲心來愛護我們這個宇宙的大家庭,以平等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唯有大家體認到我們都是住在同一個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彼此捐棄我見偏執,彼此守望相助,進而尊重每一個眾生的生存權利,以「同體」來推動眾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來發揚慈悲喜捨的精神,如此才能讓地球成為和平安樂的人間淨土。而這一個理想目標的實現,則需要人人具足般若智慧。
總結三天的講座,說明戒定慧三學,是我們學佛不可缺少的資糧,因此在佛教的千經萬論之中,處處提及三學的重要,歷代的祖師大德們也無不大力提倡此法門。例如:
《雜阿含經》說:「三學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大方等大集經》說:「所謂戒定慧,無上陀羅尼,能令三業淨,一切人所愛。」《海慧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說:「諸佛正法護持者,身語心業皆清淨,戒定慧淨亦復然,得解脫智善清淨。」
道安法師則說:「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慧。斯之三者,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戒乃斷三惡之干將也,禪乃絕分散之利器也,慧乃濟藥病之妙醫也。」鳩摩羅什法師也說:「持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煩惱,如石山斷流;智慧能滅煩惱,畢竟無餘。」
最後,我也將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歸納如下:
(一)適合人類特性:佛經說,人有追求梵行、忍耐勇猛、累積智慧等三項特性,是其餘六道所不及;戒、定、慧三學與這三種特性相通,是我們進趣佛道的最佳門徑。
(二)息滅貪瞋癡:貪瞋癡是眾生的三種根本煩惱,眾生因為它們的存在而妄想顛倒,造業輪迴,所以又稱為「三毒」。勤修三學,守持戒律,可以養成勤儉、喜捨、慈悲、布施的習慣,就能對治慳貪的毛病。「瞋」念起時,要用「定」來對治,修習禪定能使我們心慮澄淨,遇到逆境,就不會生起瞋心。善於運用般若智慧觀照,就可以轉煩惱為菩提。所以,勤修戒定慧,是息滅貪瞋癡的良方。
(三)經律論所詮:約三藏而言,經藏詮釋定學,律藏詮釋戒學,論藏詮釋慧學。所以,修習戒定慧三學,在思想和生活上就能實踐佛陀的教法。
(四)涵攝八正道:八正道是四聖諦的主要內容,其中正語、正業、正命屬於戒學,正見、正思屬於慧學,正念、正定屬於定學,正精進通於戒、定、慧三學。所以,依三學而行,是趣向解脫的正道。
(五)符合六度行:大乘菩薩道以六波羅蜜為正行,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正是戒學的主要綱目,禪定歸於定學,般若屬於慧學。因此,三學是自他兼利,同登彼岸的舟船。
總之,戒定慧三學是福慧雙修、行解並重的根本功夫,我們唯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才能獲得圓滿幸福的人生。所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二十年佛學講座圓滿的此刻,我僅祝福大家,祈願人人都能「三學增上」,福慧圓滿。
謝謝大家。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