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istic Buddhism Series Contemporary Questions Symposium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Community Ethics Investigation (Volume 2) - A Buddhist View of 'Family Problems' 族群倫理探討(中冊) 佛教對「家庭問題」的看法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族群倫理探討(中冊) 佛教對「家庭問題」的看法時 間:二○○五年三月五日 晚間七時三十分至九時
地 點:美國西來大學遠距教學教室
記 錄:滿觀法師
英文翻譯:妙西法師
對 象:西來大學學生及加拿大滿地可、溫哥華、美國紐約、聖路易、奧斯汀、休士頓、舊金山、佛立門、聖地牙哥、台灣人間大學等十個地區之數百名學生透過網際網路同步上課。
家庭,是撫育我們成長的重要場所,更是我們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建立的啟蒙學校。從出生到婚嫁另組家庭,「家」延續著一個個生命,它是社會組成的基本單位,也是國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隨著時代的演進,環境的變遷,家庭形態也一再跟著重組。權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為主軸,是為「母權社會」,後來,封建體制和儒家思想興起,形成「父權社會」,現在則進展到「兩性平等」的社會;組織結構方面,從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對夫妻與其子女組成的「小家庭」,近幾年來,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家庭」……看來隨著e世代的快速、繽紛與流轉、消逝,婚姻觀念、家庭結構、家庭功能,也跟著顛覆和改變了。
由於整個大環境政治、經濟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動,失業率節節升高。以台灣為例,二○○四年,平均失業人數達四十五萬四千人,高學歷卻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員者比比皆是。失去了經濟能力,鬱悶、悲憤的情緒,直接衝向家庭,造成夫妻離婚的主因之一。離婚率不停攀升,美國是全球離婚率最高的國家,而根據台灣「主計處」的統計,台灣的離婚率也已居亞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對結婚,就有一對離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對結婚,就有一對離婚。
破碎的家庭,帶著家庭暴力的陰影,製造許多問題兒童、問題少年;對婚姻的恐懼、對前途的不確定,越來越多青年男女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於是人口失衡,提早進入「高齡社會」,引發眾多老人問題……
如同環狀的「骨牌效應」,社會影響家庭,家庭再製造一堆問題丟回社會;一個惡質的社會生態,就如此的糾結和運轉!
過去傳統的農業社會裡,家族及鄰居的凝聚力強,有著守望相助的情義。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會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圍親朋好友共同關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長。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傳統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諺語─「撫育一個孩子,需要整個部落的協助」,來呼籲大家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充滿愛心與關懷的部落。
沒有一個家庭不受社會的影響,現在社會環境惡劣,人心疏離,為了下一代,我們該如何營建一個優質的生長環境?
佛教是重視家庭的,在《長阿含經》、《心地觀經》、《大般泥洹經》、《大寶積經》、《優婆塞戒經》等諸經典中,均有佛陀對家庭倫理的教誨。人間佛教所提倡的,也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來建設美滿的家庭。二○○五年三月五日,星雲大師在西來大學遠距教學時,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如夫妻相處、婆媳之間、孩子教育、家庭暴力、老人安養、離婚再婚、家有殘障兒等問題,提出他的看法及解決之道。如何建設幸福和樂的家庭?請看下面星雲大師精闢而實用的論說。
一、家,有很多的意義;有人認為家是天堂、是安樂窩;有人認為家是地獄、是冰窖。請問大師,每個人都要有「家」嗎?「家」有什麼功能?「家」的定義又是什麼?
答:這個問題,一開始就明確指出「家」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冷暖百味!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世界上,不管那個國家,那個種族,家都是家人的共同目標;儘管怎麼忙碌,到了晚上總要回家。不過,往往在他鄉的遊子一直思念家、想要回家,但是在家裡的兄弟卻吵著要分家。有的恩愛夫妻共同營築可愛的家庭,但有的夫妻則吵著要離婚,要各自分家。
《法華經》形容「三界如火宅」,《涅槃經》言:「居家迫迮,猶如牢獄。」即使有的家庭幸福快樂,但是「家」如「枷」,我們不也如囚犯般被牢牢束縛起來嗎?
我們每個人都來自「家庭」。「家」字,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裡即已出現。《周禮》一書言:「有夫有婦,然後為家。」《禮記》載:「昏禮,萬世之始也。」從這些記載可以明白,男女結合並建立婚姻關係,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整個社會制度的基礎。
不過,最早的遠古社會,人們過著雜婚、群婚的生活,根本不知何謂婚姻、何謂家庭。婚姻、家庭,是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才出現的社會形式。而隨著歷史演變,婚姻關係也從「多數配偶制」、「一夫多妻制」,到現在尊重人權與平等所建立的「一夫一妻制」。現代家庭的定義應該是:「由婚姻、血緣或收養關係,而共同生活的社會組合單位。」
說到家庭的功能,《禮記》裡認為婚姻的作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所以,傳統的婚姻為的是傳宗接代,家庭則是養兒育女的場所。不過,現代人際關係密切、緊繃,人我競爭激烈、複雜,不敢說是絕後,也是空前了!如此,家庭在生育、養護、教育、安全保障等功能之外,我們更得思考,如何培養子女良好的人格道德、傳授文化知識、灌輸正確價值觀念,及加強未來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
家庭的分子,每個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雙胞胎,面孔相同,心也不同。從有形上而言,家不只是讓我們居住,延續我們的生命,維持我們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家庭中每一分子,應該共同護持家庭的需要,共同為家庭製造歡樂,如買一盆花、掛一幅畫,營造居家品質;有幽默感,帶給家庭歡樂的氣氛。就無形上來說,家是由相互關愛、相互依賴所凝聚的。若要家庭幸福美滿,成員相親相愛,彼此之間,要有互相體貼、扶持,互相尊重、包容等良好的互動關係。
曾經看過報導,近幾年有自稱國際公民、商業旅人的現代吉普賽人,他們打著「家即是心之所在」的口號,在不同國度、不同城市之間穿梭,或許是倫敦、紐約,或許是東京、雪梨,人一到,行李一放,心放在那裡,那裡就是「家」。我覺得他們跟出家人倒有點相像,如順治皇帝〈讚僧詩〉言:「天下叢林飯似山,鉢盂到處任君餐。」也似布袋和尚說的:「一鉢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僧人出家無家,但處處都是家;雖然割愛辭親,但一切眾生皆視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因此,不管有形上,是固定的家或移動的家;結構上,是大家庭、小家庭或雙親家庭、單親家庭,我們的「心」可以決定「家」的意義。我們心裡認為家是快樂的天堂、是人生的安樂窩、是安全的避風港,家就是很溫馨且美麗的地方。反之,心裡認為家是束縛的牢獄、是寒冷的冰窖,那麼,家就是一處痛苦且不自由的地方。
二、大師談到隨著時代變遷,家庭組織結構也有所不同。不禁讓我們聯想到,由於文化差異,西方國家認為養兒是義務,兒女一旦可以獨立,便搬離父母各自生活。反觀中國人向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尤其過去農業社會,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比比皆是。請問大師,您認為理想的家庭,是父母與兒女共住好?還是分開各組小家庭好?
答:有人說:「美國是兒童的天堂、青年的戰場、老人的墳場。」中國的孔子對社會的期許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由此可看出東西方對家庭界定與觀念的不同。怎樣才是理想的家庭?大家庭好還是小家庭好?我想應是各有優缺點吧!
家庭的結構,和社會背景、時代變遷有密切關係,而這一切又根源於民族性與文化性;西方是注重矛盾與獨立的個體文化,中國則注重和諧與統一的整體文化。所以,西方人的性格多為個人取向、自我取向,中國人的性格多為團體取向、他人取向;如此的社會性,從家庭觀念可見一斑。
中國人一切以家為本位、為出發點,例如在稱謂上,常將家裡的人、事、物冠上「家」字,如自稱家裡的人為家父、家母、家兄、家弟、家姐、家嫂、家僕、家小等;對家中之物,稱為家業、家產、家俱、家珍、家舍、家禽、家鴿、家狗等:對家中的事,稱為家福、家禍、家喜、家喪、家信等。這些人、事、物,原本都獨立存在,冠上了「家」字,顯示中國人把家裡的一切,看成家庭整體的一部分。
家庭涵蓋個人,個人屬於家庭,家庭或家族的安危、成敗、榮辱,也和個人息息相關,因此有所謂的「家聲遠播」、「家醜不可外揚」、「家和萬事興」的觀念。甚至過去法律上,也有「一人當災,全家遭殃」、「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現象;在道義上,則存有「一人顯赫,全族榮耀」、「一人有福,連及滿屋」的心態。在佛教裡,出家修道的沙門雖然削髮離家,不營世間功名利祿之事,但其成道度眾的功德,亦被認為能庇佑親人,《弘明集》卷十二即寫道:「如令一夫全德,則道洽六親,澤流天下。」古德也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親族之蔭勝餘蔭」的說法。
這種個人與親屬、家族的紐帶關係,曾有人譬喻,中國人升遷後,前後左右盡是自家親屬,好比火車頭後面拖著一大串車廂;西方人升遷,則前後左右無一私人,如同飛機起飛,是單獨個體,周圍沒任何物體跟隨。此喻含嘲諷之味,但也貼切說明中國人的家族文化。
所謂「家為邦本,本固邦寧」,孟子也說:「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要修身、齊家,而後才能治國、平天下,這就是中國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國家的「天下一家」之觀念。
中國人重視家庭,傳統觀念裡,往往推崇多子多孫的大家庭,將之稱為「義門」,而認為分家是可恥的行為。歷代法律也明令規定禁民分居,《唐律‧戶婚》記載:「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者,徒三年。」《明律》、《大清律》裡也有同樣的規定。凡此,法律制度、輿論、習俗、倫理道德,和重視血緣關係、和諧、統一之性格,以及農業社會對勞動人口的需求、地理環境等等,都是中國傳統大家庭形成的因素。
不過,從農業社會走向工商社會之後,隨著現代化的生活和自由流動的工作形態,只有父母及其子女的核心小家庭,已成為現代家庭的主流。但是,近年來似乎又有潮流逆轉的趨勢。因為生活消費高,房價飆漲,許多年輕人結婚後,無力自行購屋,便繼續賴在父母家。小孩出生後,夫妻倆還可以照常上班,將孩子留給父母親照顧。如此可省下購屋費、孩子褓姆費、外出用餐費……站在老一輩的立場,只要身體狀況允許,幫忙自己的孩子來照顧孫兒,一則排遣退休後的空洞寂寞時間,再則含飴弄孫,延續天倫之樂,也是美事一樁!
這種緣於現實客觀因素,而形成的三代同堂家庭已日漸增多,據「BBC 中文網」的報導,截至二○○四年底,在英國,親、子、孫共住的家庭,已有七萬多個,他們還預測二十年內,三代同堂的家庭將增加三倍之多。
核心小家庭有自由、甜蜜的氣氛,也有夫妻並肩攜手建立家庭及撫育孩子的奮鬥歷程;箇中酸甜苦辣,我想是每個當事人點滴在心頭的。至於大家庭,無論是三代同堂,或兄弟不分家的大家庭,其中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情義,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一般而言,傳統大家庭裡重視三綱五常、長幼秩序,婚姻也比較穩定。當然,大家庭裡人口多,人際關係也較為複雜。
有人將中國傳統家庭形容為「社會小乾坤」,它具體而微的呈現社會一切現象,因此,大家庭的成員走入社會後,容易適應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如「忍讓」是人際和諧必要條件之一,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說:「中國人之忍耐,蓋世無雙,恰如中國的景泰藍瓷器之獨步全球。」他還認為這種忍讓德行,是得自於最好的學校─大家庭訓練出來的。
總之,大家庭、小家庭各有優缺點,也各引發出一些問題,如大家庭的「兄弟鬩牆」、「婆媳不合」,而小家庭一個個獨立,造成獨居老人增多,「鑰匙兒童」四處蹓躂,也是不可忽視的。
三、延續前面的問題,傳統上父母年老,子女必須照顧他們,讓他們好好的頤養天年。但現在社會環境變遷,很多人不但不跟父母同住,甚至連最起碼的照顧都沒有,使得許多「獨居老人」的生活起居,只能由政府、慈善團體來負責。請問大師,您對獨居老人有什麼看法和建議?
答:我快八十歲了,應該就是獨居老人了!但是我卻不是獨居老人,因為我們是一個僧團,我這一生,幾乎身邊總有很多人群圍繞,從來沒有孤獨的感覺。我曾因動心臟手術,住進台北榮民總醫院,那時看到兒童的病房,有許多父母來來去去,相反的,老人病房則很少有兒女來走動。現在的社會是孝順的父母多,孝順的兒女少了!甚至還有兒女探望父母時,不是帶鮮花、奶粉,而是帶錄音機,把它擺到父親口邊:「爸爸!你講,財產要交給誰?」所以過去「養兒防老、積榖防饑」的觀念,已不適用於現代了。
現在養兒不會防老了!當兒女長大,翅膀長成,就會飛走,自組小家庭,留下父母兩人,或單獨一人守著空洞的屋子。如果老人生活會自理,經濟上不匱乏,會自我排遣日子倒也無妨,怕的是貧病交加、無人看顧的老來蒼涼,才是人間悲慘之事!
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當一個國家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人口,超過全體人口的百分之七,稱之為「高齡化社會」;當比例超過百分之十四,則稱之為「高齡社會」。在一九九三年,台灣已正式宣告進入「高齡化社會」,二○○四年之後,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數量和比例更不斷攀升,快速走向「高齡社會」了。
人口老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趨勢,據聯合國資料統計,目前已進入高齡化的國家有義大利、德國、日本和西班牙,估計至二○五○年,老年人口比率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國家,除了前述四個國家之外,還將增加美國、台灣、中國、泰國、巴西、印度、印尼等國。
「高齡社會」的形成,除了醫療保健進步、人類壽命延長,更大的原因是生育率的持續下降。以台灣為例,經建會在二○○四年研究發現,適齡婦女不生育率高達百分之二十。根據統計,由於出生人口減少,現在是每一百個工作人口扶養十三個老人,但是五十年後,將激增五倍,每百人扶養的老人增加為六十四人,平均每一‧五個年輕人養一個老人,由此可看出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之快。
老人問題,已不只是老人本身及家庭的問題,更是社會問題。許多先進國家能「未雨綢繆」,做好全民福利措施,如美國人民平時繳稅給政府,年老之後,就由國家、政府來撫養。在這方面也可看出東西方對家庭、親情的不同觀念與態度。東方人期待兒女的孝順、照顧,西方人覺得養兒是義務,棄養老人被視為理所當然;東方人將兒女視為父母的附屬品,西方人視兒女為獨立的個體,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權;東方人用道德、輿論維護家庭和諧,西方人用法律維繫彼此關係。
一個富強的國家,對於老中青婦幼的每一世代,都應周全關照。對於老人,除了經濟、生活上的幫助照顧,規畫完整的老人安養措施之外,老年人由於空巢或單身、或健康狀況不良,常會引發孤僻、憂鬱、焦慮、煩躁等心理問題,所以也可以在社區組織「松柏聯誼會」、「老人旅遊社」、「老人公園」、「老人俱樂部」等,像佛光山各道場也有專為老人開辦的「松鶴學苑」,這些都能讓老人因參與活動、不斷學習,而重拾生命的活力。
近年來,台灣一些企業集團看好銀髮市場,競相投入「老人養生村」的興建,但是,市場反應不如預期那麼好。如台塑集團興建的「長庚養生文化村」,在二○○五年年初竣工,推出後「叫好不叫座」,入住率不到兩成。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恍然發現,原來中國人還是習慣住在家裡,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
中國是重視孝道的民族,佛教也是重視孝道的宗教。《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父母恩重難報經》則以母親懷胎生產的艱難、危險以及養兒育女的艱辛,而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父母養育之恩如昊天罔極,當我們長大獨立後,怎能不思報答,盡反哺之孝呢?因此,我認為如果無法三代同堂,至少讓老人家和兒孫毗鄰而居,如此,能方便照應,又有各自獨立的空間,應該是比較圓滿的安排吧!
《雜寶藏經‧棄老國緣》裡記載,棄老國有個規定:「若有老人,必須驅逐。」有位大臣在父親年老後,不忍遺棄,就建了地窖將父親藏在裡面,依然孝順奉養。有一天,天神以種種難題試問國王,國王無法回答,便詢問朝中所有大臣,也沒有人能破解。後來這位大臣以父親的智慧,為國王解危。國王於是解除禁令,下令全國民眾必須奉養年老父母,以盡孝道。可見老人累積一生的經驗,往往有可提供參考和實用的智慧。
能善盡孝道,撫養、關心父母,讓他們能安享天年,是為人子女的本分與責任。另一方面,老人本身也須建立正確的觀念和生活態度,如對人生的功名、感情、得失種種,要學會放下;保持開朗的心情,廣結善緣;飲食清淡,養成運動的習慣等等,如此,晚年才能過得健康又自在。我覺得,老人不是年紀,而是心境;老化不在身體,而在心靈。如果老年人在性格上,能隨和、不固執,肯得「老做小」,並能適時的提供智慧和經驗,相信不但不會令人討厭,自己更能成為快樂而可愛的老人。
四、前面提到因為生育率偏低,而壽命又普遍延長,形成人口快速老化,引發諸多「老人問題」。同樣的,因為出生嬰兒減少,從二十幾年前的「兩個孩子恰恰好」,到這些年的「一個孩子不嫌少」,如今很多家庭只生育一個孩子。由於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或因教育不當而令他們成長不健全,不懂得與人相處等等,當然,更有許多問題家庭形成所謂的「問題兒童」。請問大師,現代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
答:人口恐慌已是全世界普遍的問題。目前的生育率為一‧四人,日本的生育率更低。根據二○○五年《商業周刊》報導,從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一九四七年時,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四‧五四個孩子,到了二○○三年只剩一‧二九個,二○○四年降至一‧二八個,創近六十年來新低紀錄。現在台灣婦女平均只生一‧一八個小孩,已在全世界敬陪末座了。
雖然日本將事業有成卻未婚、無子的女強人形容為「敗犬」,許多女性依然慨嘆「寧為敗犬」,也不願走入婚姻、兒女的牢籠裡。中國大陸為實施「一胎制」,造成「四二一」家庭(夫妻兩人,撫養四個老人、一個孩子)日益增多,對社會生活、家庭倫理都產生不少影響。
父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人格的養成、道德觀念的建立、身心的成長等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如前面所言,由於時代、環境的變遷,家庭結構產生許多變化,有單親家庭,有由祖父母撫養孫子的隔代家庭,有父或母再婚,與繼父(母)同住的家庭,有迎娶外籍新娘的家庭……不能否認,這些不同於一般傳統觀念所認定的家庭,確實比較容易產生「問題兒童」。
但也不是絕對的,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即是出身單親家庭;中國的孟子幼年喪父,由母親扶養長大,在母親賢慧的教育下,留下「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美談;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三歲時就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他在貧困中刻苦自學,而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文學成就。
佛教裡有不少祖師大德,也是成長於不健全的家庭,如致力整頓僧制,改革佛教的民初佛教領袖太虛大師,他二歲喪父,五歲時母親改嫁,由外婆撫養長大;日本曹洞宗初祖道元禪師三歲喪父,八歲亡母,童年即體悟人世無常及人情冷暖,因而發心向道。所以,只要自己肯立志向上,發憤圖強,依然能從貧瘠惡劣的環境中,創造出美好的前程。
佛光山有一所專門收容孤兒的育幼院,我們很少對外傳播或供人參觀,我不願「孤兒」兩個字影響院童的幼小心靈;他們都是佛光山的公主、王子,我要給他們一個正常的生活空間,讓他們如一般家庭的兒童一樣成長。我也常常告訴他們要奮鬥、勤勞,立志做個有用的人,才能讓社會接受,將來也才會有前途。很多早期的院童,現在都成為社會的優秀分子呢!
相反的,如「四二一」家庭中,被父母、祖父母「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獨生子,所得到的關心、教育和投資必然最多,但是也造就出不少依賴性強、嬌貴、蠻橫、不知感恩、不懂禮貌的小孩。
目前家庭教育的一些現象和問題,如有的父母每天忙於工作,讓孩子自由發展,由電視節目、大量物質,填充孩子的時間與心靈需求;有的孩子由祖父母照顧,而祖父母大多採取「滿足式」教育,對孫子有求必應;有的孩子由菲傭、印傭照顧,生活無慮,但易出現語言發展遲緩、情緒不穩定的缺陷,以及情感寄託上的落差。或者交給托兒所,而托兒機構良莠不齊,又是一個褓姆照顧多個小孩,無法關注個別的需要。
不論那一種家庭背景,都不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絕對因素。小孩子觀念錯誤、行為偏差,往往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的身教很重要,歷史上,許多名人所以能夠功成名就,都要歸功於良好的家教,例如美國的華盛頓砍了櫻桃樹,坦誠認錯,父親稱讚他誠實。佛教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重視,佛陀在《長阿含經》卷十一裡,告訴父母教育兒女應該:「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因此,養育子女除了疼愛、撫養,還要教育他們去惡行善,方是為人父母之道。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必須養成他們正常的生活、處世的誠信、良好的習慣、接受的性格,及培養感恩、忍耐、禮貌、合群、勤勞的美德。尤其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以經常肆意的諷刺他、譏嘲他、責備他、歧視他,要用同事攝尊重子女的人格發展,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信仰及人生觀、價值觀。
五、「贍老撫幼」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與美德,大師在此為我們作了精闢的分析,也提供很好的處理方式。接下來的問題在西方國家比較少發生,對東方人而言,卻是家庭重大的問題。中國人常說:「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婆媳之間的糾葛,是自古以來一直存在的。大師您對這方面的看法如何?婆媳之間有何相處之道?
答:自古以來,婆媳相處一直是社會、家庭的重要問題。有的婆媳親如母女,相處得水乳交融;有的婆媳則勢如水火,彼此互不相容。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實在是一門大學問。
對中國人而言,結婚不只是男女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的聯姻。因此,以前的男人娶妻會說娶「一房媳婦」,於是娶過來的媳婦除了負責家務、相夫教子,更須服侍公婆。唐朝詩人王建的〈新嫁娘〉絕句:「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即傳神道盡新婦小心翼翼侍候公婆的心情。不過,造成媳婦困擾、痛苦的,很少是來自異性的公公、伯叔,大多來自同性妯娌、小姑的排擠,及婆婆的挑剔、虐待,而等到「多年媳婦熬成婆」之後,自己又成為挑剔虐待別人女兒的婆婆了;一代一代如此輪迴。
這種女性姻親的相斥情結極為複雜,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即是描述婆媳問題的典型例子。東漢末年,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娶劉蘭芝為妻,夫妻感情深篤,但焦母不喜歡這個媳婦,百般刁難,雖然劉蘭芝美麗聰慧,善良勤勞,「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且遵循禮教,「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最後還是被遣返娘家,造成了夫妻雙雙殉情的悲劇。還有,唐朝詩人陸游和唐婉的甜蜜婚姻,也是被母親強行拆散,他著名的〈釵頭鳳〉一詞中,有著對此婚姻下場的悲傷、幽怨和無奈、不滿。
從古至今,因婆媳不合而造成的家庭悲劇時有所聞。佛陀時代,有位大護法須達長者,他有七個兒子,前六個兒媳都很賢淑孝順,唯有最小的媳婦玉耶雖然天資國色,卻驕奢傲慢,嫁進門之後,對丈夫、公婆皆蠻橫無禮、不孝敬,給家庭帶來許多紛爭。須達長者苦惱不已,只好請佛陀教化這位頑劣的媳婦。佛陀於是告訴玉耶,如何才是真正的美女,以及為人妻、為人媳應有之道。關於孝順侍奉公婆方面,佛陀說為人媳婦要做到五點:「一者、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所有美膳莫自向口,先進姑嫜夫主;二者、看視家物,莫令漏失;三者、慎其口語,忍辱少瞋;四者、矜莊誡慎,恒恐不及;五者、一心恭孝姑嫜夫主,使有善名,親族歡喜,為人所譽。」(《玉耶女經》)
聽了佛陀的教誨,玉耶慚愧懺悔,從此成為賢慧的妻子、媳婦,整個家庭恢復過去的和樂美滿。
我覺得婆媳的關係,要如趙麗雲博士所說的「跳探戈」: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如果兩個人的腳步同時前進,就會踩到對方,如果兩個人同時後退,這一支舞也跳不下去。所以婆媳之間要懂得互相禮讓與讚美,才能和諧相處。
對於婆媳之間的關係,據我了解有四種層次:
第一等婆媳,如母女親密:認為別人家的女兒成為自己的媳婦,便是一家人,而視為親生女兒一般,以體諒的心、關懷的情來對待她;做媳婦的,也視婆婆為母親一般侍奉、體貼、關心,偶而對婆婆撒嬌,時時找婆婆聊天,談談工作、談談心事。像這樣如母女般親密的婆媳關係,是第一等的。
第二等婆媳,如朋友尊重:婆媳之間如朋友般,以同理心設身處地了解對方的辛勞,互相尊重包容,並給予彼此生活的空間,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能適時做好溝通。如朋友般的婆媳,仍然能和諧相處。
第三等婆媳,如賓主客氣:婆媳好比主人與客人,彼此客氣、有禮貌,既不鬥氣,也不會互相看不順眼。只要有事出遠門,能告知去處;從外地回家,能帶個小禮物,也還可以和平相處。
第四等婆媳,如冤家相聚:這種婆媳關係是最差勁的,有的婆婆把媳婦當成冤家對頭,認為是來搶兒子、搶家產、搶當家的;做媳婦的則不勤快,只會發號施令,整天跟婆婆計較、鬥嘴,或是經常在先生面前,數落婆婆的不好,讓身為丈夫、兒子的,夾在婆媳之間難以做人。曾國藩說:「驕為凶德,惰為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屬於冤家對頭的婆媳,要引以為戒。
家庭是生命的延續,也是道德的傳承,如果婆媳之間不能好好相處,如何發揮家庭的功用?婆媳之間,應該凡事往好處想,相互信賴,彼此尊重,共同來營建幸福美滿的家庭。
六、夫妻是構成家庭的基本成員,過去中國社會主張「男主外,女主內」。現代工商社會,高喊兩性平等,許多婦女紛紛走入職場。夫妻有時為了工作更得分居兩地,日久對雙方感情的維繫是一大考驗。請問大師,兩性真能平等嗎?面對家庭與事業兩難的情況下,夫妻應該如何配合,才能維繫幸福的婚姻?
答:「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並不只限於過去的中國社會,據我所知,在美國,女性就業的普遍化,也是這二十年來的事。事實上,人類最早的社會是屬於「母權制社會」,《呂氏春秋》載:「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描述的即是典型的社會圖象,那時候,婦女在生產和生活上都居於領導地位。從早期的姓氏,也可看出母系社會遺留的痕跡,如炎帝姓「姜」,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嬴」,都有女字旁。而且依《說文解字》的詮釋,我們姓名的「姓」字本身,也是由女、生組合,表示「人所生也」。
如此的「母權制社會」維持一兩萬年,約五千年前才進入父權的社會,並形成「女嫁男,從夫居」的婚姻家庭。後來更從儒家思想發展出「三綱五常」的倫理道德,以此建立封建階級、禮儀制度。東漢‧班固言「夫婦」是:「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婦者,服也,以禮屈服。」(《白虎通義‧三綱六紀》)即明確指出「夫」是可扶持、倚仗的人,「婦」則是應屈服順從的人。也把「妻」解釋為「齊」,意思是「貞齊與夫」,須終身不改。從這類的以音釋義,也可看出夫妻之間不平等的地位,以及男尊女卑的現象。
值得探討的是,男性抑制女性,是一種專制、獨尊、統治的霸權心態,傳統女性也大都心甘情願處於隸屬地位,其言行舉止往往和社會所認同的角色一致。從漢代班超著的《女誡》、唐太宗長孫王后著的《女則》、陳邈妻鄭氏著的《女孝經》等,都可看出女性本身對女性角色的規範。尤其《女誡》中提出的「四德」和「夫者天也」的說法,更充分表現出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不僅中國,美國六○年代時,有些州的法律也規定,已婚婦女若無丈夫的書面許可,是不能簽訂契約和獲得貸款的,而且結婚儀式中,也要求妻子必須服從丈夫。
如今,父系家庭的體制猶在,孟子所言「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的觀念,仍是大部分男性的基本觀念,不過,「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論點早已不盛行了!隨著女性受教育的機會均等,教育程度提高,「賢妻良母」已不是女性一生唯一的事業。加上工商社會裡,工作性質、形態都異於往日,許多工作已不是只有男性才能承擔的。而且,女性有著細心耐煩、溫和謙遜的特質,行事比較圓融,容易化干戈為祥和。
女性走入社會職場,不論是為了經濟需要、社交往來,或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往往回到家,還要負擔起大部分的家務;這種蠟燭兩頭燒的辛苦,是可以想見的。長久以來,「女治內」、「君子遠庖廚」的習慣與觀念,要改變可能須花一點時間。幸好現在有的丈夫很體貼,回到家也會幫忙做家事、照顧孩子,這是很好的現象。我認為夫妻可以真心溝通、協調,在家務、孩子照顧上,分工合作,達成共識,如你煮飯、我洗碗;你洗衣服、我拖地;你接送孩子,我幫孩子洗澡……到底家是夫妻兩人共有的,有參與,就有責任;有參與,就有感情,自然就能擁有健康快樂的家庭。
男女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比如:女性體力比較不夠,男性就多做一點費體力的事;男人的想法粗枝大葉,女人比較細心,在細膩的地方,女人就多用一點心。天地之間乾坤陰陽和合,萬物就生長;不和合就會有缺陷。因此,我覺得這個世界上,男女相互的讚美、認同,相互的尊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夫妻因為工作分居兩地,如果是短期的,還無妨,如果是長時期,就不太妥當。既然結婚了,彼此應該履行夫妻的義務、盡家庭的責任。而且日子久了,對彼此的感情也是一大考驗。
七、延續前面的問題,現代女性普遍加入職場,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而隨著女權、人權、自主權的抬頭,夫妻的財產也有由過去的「共有制」,到了今天所謂的「分開管理制」。請問大師,對於夫妻的財產管理,您認為共有好?還是分開管理好?
答:記得二○○二年六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夫妻財產制」的修法時,當初研擬、提案的婦女團體及許多婦女都非常興奮!她們經過十一年的奮戰,終於廢除了以家父長制為基礎的「聯合財產制」,而有了強調夫妻人格獨立,義務同擔、權利共有的夫妻財產「所得分別制」。
過去女性嫁入夫家,就成為丈夫的附屬,包括其名下的財產也歸丈夫所有,沒有個人自主的財產。即使一九九六年之後,夫妻財產是依登記名字判定所有權之歸屬,但是在妻子名下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等,原則上仍歸屬丈夫。現在新修定的「夫妻財產制」記載:「夫或妻之財產分為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由夫妻各自所有……夫或妻各自管理、使用、收益及處分其財產。」
從此條文可以看出在經濟上,女性已不再只是附屬,已明定兩性平等自主的地位了。這實在是可喜可賀的事!佛教一向主張平等,佛陀常言他是「眾中之一」,與眾生等無差別;連「生佛」都能「平等」,何況「男女平等」呢!而且,當一方破產或負債時,修定的「分別財產制」,能使另一方的財產免受牽連,對家庭經濟是一大保障。新制之法是本著合夥、平等的理論,認為夫妻是家庭的「合夥人」,應該共同負擔家庭生活,不管外出賺錢,或在家操持家務,其貢獻是一樣的。猶記得當時報紙上還列出:「煮飯」一事須支付多少錢;洗碗、洗衣服、拖地、照顧孩子……各須多少費用。
將家務視同有薪工作,曾經引來許多看法和討論。不過,我不太認同「夫妻合夥人」的論點,既然是「合夥」,就隨時可以「拆夥」,難怪現在離婚率那麼高!夫妻不是以金錢合作的關係,金錢雖然很重要,基本生活費、孩子教育費,乃至享有稍具水準的生活品質等,都少不了金錢。但是,「寶物歸無常,善法增智慧;世間物破壞,善法常堅固」(《正法念處經》)。金錢不是萬能,尤其家庭裡有比金錢更重要、更有意義、更值得追求的善法,如相親相愛、體貼關懷、忠誠信賴、知足歡喜等等,才是取用不盡、最為珍貴的財富。
夫妻忙著賺錢,疏忽感情的維繫與孩子的教養,已是不妥當,如果再各自賺錢,各自花用,彼此畫分得一清二楚,豈不形同路人!夫妻財產是依「法定財產制」或「約定財產制」?金錢是共有或分開管理?我想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要夫妻協調溝通,達成共識即可。
一般家庭裡對金錢處理方式,大體上有:設一個聯合帳戶,夫妻兩人將個人所得全部存入此帳戶,兩人皆可領取。或是各自有獨立帳戶,唯開戶者可使用。另外,也有將個人所得提撥一定比例,存入一個共同帳戶,夫妻各自保有能自由運用的零用金。在支出負擔分配上,有的是夫妻兩人不論收入多寡,舉凡生活費、孩子教育費、褓姆費……皆一起平均分攤;有的則溝通言明兩人各自負責的項目。
不論那種方式,重要的是在金錢的收入、支出上,最好能透明化、公開化。夫妻應以家庭的幸福美滿為人生的重心,錢財只是維繫家庭的基本條件,如果為了金錢的管理、運用,而猜疑、吵架,甚至反目成仇,就太不值得了!
八、現在離婚率愈來愈高,前面言夫妻分居兩地是一個原因,也有因第三者介入或個性不合而分開。但是,離婚不只是夫妻兩人的事,可能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尤其很多人離婚後又再婚,產生很多不合理的家庭問題,請問大師,您對離婚與再婚有什麼看法?
答:世界上各宗教,有的是准許離婚,有的則不准許離婚。在佛教裡並沒有特別規定關於離婚、再婚的事情,在家信徒只要不邪淫,男女之間戀愛、結婚,或離婚、再婚,依合法程序,而為法律承認的,佛教也大都認為是正當的。
由於文化的差異,西方國家對於婚姻比較開放,男女雙方合則結婚,不合則離婚;中國人性格保守,尤其過去女人有「從一而終」的觀念,縱使遇人不淑,遭受家庭暴力,也總是為了下一代而忍耐。不過這種觀念已慢慢在改變,以台灣而言,現在的離婚率也愈來愈高。據統計,台灣在二○○四年,每年已有近六萬三千對的夫妻離婚,比二十年前高了三‧六倍,而到了二○○五年,離婚率已高居亞洲之冠!離婚率高的原因,是現代社會裡,大家不認為離婚是見不得人的事,而且,個人意識高張,如果夫妻都有工作,經濟上能獨立自主,就不會為了孩子而勉強生活在一起。
清朝學者錢大昕在其《潛研堂文集》裡寫道:「夫父子兄弟,以天合者也。夫婦,以人合者也。以天合者,無所逃於天地之間,而以人合者,義合則留,不合則去。」因為父子手足是「天合」的血緣關係,夫妻乃「人合」,無血緣關係,所以當不合而離棄割捨,便不是罪大惡極了!如在周代,視女人離婚、改嫁為尋常之事;《論語》全書皆無婦女不能再嫁的言辭,而孔子的兒子伯魚去世,媳婦改嫁至衛國,孔子也沒表示反對。
另外,在《左傳》裡記載,鄭厲公命令雍糾去刺殺其岳父,雍糾的妻子得知此事,回去問母親:「夫與父孰親?」她母親回答:「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於是,雍糾的妻子將此謀殺計畫洩露給父親,而導致丈夫被殺;從這裡可以看出當時社會重血緣、輕夫妻的觀念。
你們問我對離婚、再婚有什麼看法,站在人間佛教的立場,當然希望每個人能組織幸福美滿的家庭,但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都能相親相愛直到白頭。基本上,佛教並不贊成離婚,但是,如果夫妻倆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還是讓它水歸水,火歸火;勉強在一起的怨偶,不如好聚好散。在敦煌發現的〈放妻書〉中對夫妻離異之事,即明白指出:「結為夫婦,不悅數年」,如此「貓鼠同窠,安能得久」?倒不如「勒手書,千萬永別」。緣聚則合,緣散則滅,這也是宇宙不變的「因緣法則」。
但是不管怎麼說,婚姻都是神聖的,千萬不要因一時情緒就輕易離婚。尤其離婚後,往往造成孩子難以抹滅的心靈創傷,影響其人格的正常發展等;這都是須謹慎三思的。結婚應該不是愛情的墳墓,家庭也不是一個人的,需要兩個人共同來營造。婚姻不能有想要改變對方的念頭,應該相互適應對方、尊重對方,彼此給對方空間。有些人為了擠牙膏方式不同、洗碗方法不同而離婚,就是把婚姻當兒戲了。夫妻相處,誤會、僵局也是難免,我認為平時要養成溝通的習慣,即使有冷戰,也不可持續太久,如果形成僵局,只要有一方肯陪個笑臉,說一聲:「親愛的,就算你對好了!」我想僵局必能化解於無形。
一對八十歲的夫妻,為了慶祝六十年來的美滿婚姻,兩個人討論該怎麼慶祝時,回憶起年輕時談戀愛的情形,於是想重溫舊夢,便相約回到六十年前約會的老地方。丈夫如約來到約會地點,等了好久,都等不到妻子,心底很生氣:「三更半夜了,怎麼還不來?」回家正準備發火吵架,一看太太還睡在床上,更生氣:「喂!不是約好的,妳怎麼搞的……」只見妻子嬌滴又無奈的說:「媽媽不准我出去啊!」丈夫一聽,這不就是六十年前約會的場景嗎?不禁哈哈大笑:「這就是婚姻的紀念啊!」
夫妻之間能有這樣的幽默和情趣,婚姻就比較容易維持下去。世間一切都是會變化無常的,要婚姻永遠不變質,是不可能的。我認為重要的是,如何在變化的人生中,保持一顆不變的心;如果那顆當初要結婚的心不變,再透過互相信任、了解和體貼,相信婚姻就能美滿長久。
九、家,應該是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好似隨著全球景氣持續亮紅燈的骨牌效應,失業、離婚、自殺、犯罪、暴力等戲碼,不斷的在社會、在家庭上演著。尤其「家庭暴力」幾乎無日無之,景況之悽慘,手段之殘忍,實在讓人觸目驚心!對這方面的問題,能否請大師提供意見與鍼砭?
答: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為了生存,為了權勢、名位、財富,彼此勾心鬥角,你爭我奪,甚至打壓、陷害、欺詐、搶劫、殺戮……可以說社會就是一個大冶煉場。無論外面的世界多險惡、多複雜,至少有個「家」能讓身心放鬆,有親愛的家人關心、撫慰和作依靠。但是,現在有不少家庭已成人間地獄,是許多人思之色變,避之唯恐不及的魔窟!
打開電視,翻開報紙,幾乎每天都有觸目驚心的家庭暴力事件。男性因體能上的優勢,常是家庭暴力的施虐者,如多年前,轟動一時,美國橄欖球超級明星辛普森的殺妻案;二○○四年,一位嫁來台灣的越籍新娘段氏日玲,被長期虐待、折磨得猶如難民般骨瘦如柴,體重只剩二十多公斤。更有許多婦女及兒童,日日處在毆打、踹踢、砍殺等肢體傷害,及精神虐待、語言暴力中,而過著憂愁、恐懼,生不如死的生活。
但是,近年來也有不少女性因承受感情、家庭暴力、經濟及家庭照顧等壓力,而做出震驚社會的弒夫虐兒事件。家扶基金會公布二○○四年「十大兒童保護新聞」裡,即有受暴少婦悶死一雙兒女;失業母親割傷三歲兒子,將一歲女兒由十一樓拋下;怨婦為報復丈夫,而禁錮私生子十四年等三則案件。母親成為扼殺孩子生命的兇手,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另外,如縱火、引爆瓦斯、攜子自殺,都是經常上演的悲劇。
曾看過一項報導,在美國社會裡,團體內部每天所發生的暴力,就屬家庭最多;全美國有五分之一的謀殺案件,來自親屬之間,其中有一半的殺人犯是自己的配偶;每年有七百五十萬以上的夫婦,經歷暴力傷害;警員的執勤傷害,以處理家庭糾紛時為最多。而根據台灣內政部的統計,二○○四年上半年的傷害事件中,有百分之三三‧六是家暴引起的,有六分之一的婦女身陷婚姻暴力中,每天接獲十六名受虐兒的通報,而且平均每個月,就有十人死於家暴,社會一年要為家暴付出一百八十億元的代價。
事實上,因為「家醜不外揚」的心態,許多家暴事件是隱藏在黑暗的角落,因此,估計家暴受害者,及社會所付出的實際成本,都遠遠超過這些數字!
看到這些事件與統計,令人不禁要憂心忡忡問道:這是怎樣的社會?怎樣的家園啊?政治、環境的不安定,造成產業外移、經濟衰退、失業率節節升高。被迫退出職場、喪失經濟能力的人,陷入憂鬱、悲憤的困境;在職場上的人,因競爭多、壓力大而焦慮不安,於是他們這些負面情緒,或以吸毒來麻醉,或以酗酒來澆灌,反射到家裡的,便是爭吵、暴力的惡劣行為了。夫妻反目,直接受害者自然是孩子;孩子往往是雙親情緒發洩的對象,當時目睹暴力行為,承受肢體和心靈傷害,長大後就有樣學樣,成為施虐他人的加害者。我們看到青少年反社會的人格表現,如逃學、欺侮弱小同學、凌虐動物,甚至結黨成派、燒殺擄掠、為非作歹;在家庭裡種下晦澀陰霾的種子,怎能結成好花好果呢?
「罪福響應,如影隨形」,如此惡質世代的循環,不只浪費龐大的社會成本,更讓我們生存的環境,處處瀰漫著煙硝暴戾之氣。
過去中國人視家庭暴力為「家務事」,當事人有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隱忍心態;街坊鄰居、親戚朋友也認為夫妻是「床頭吵架床尾和」;警察、法官的觀念則是「法不入家門」、「清官難斷家務事」。所幸的是,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家庭暴力防治法」開始實施之後,已是「法入家門,家暴即犯罪」,為受暴者提供了一支有力的保護傘。在台灣各縣市政府,並設有「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會上也有與家暴相關的服務機構,如「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勵馨基金會」等,都能提供諮商、輔導,和協助受害者依循刑事及民事法律途徑,來尋求救濟和保護。
不論來自配偶、長輩或手足,受害者要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自身及孩子不受傷害。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悲精神,主動關心,提供保護的管道,並幫助受害者走出家暴的夢魘。
不過,預防重於治療,任何對策、法律終非究竟之道,正本清源,應該從心理建設及情緒管理下手。夫妻來自不同家庭,個性、習慣、觀念不同是難免的,但是既然結成夫妻,「背親向疏,永離所生」,就應該「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佛說玉耶女經》)。彼此好好珍惜「百年修得共枕眠」的因緣,相親相愛,相互體諒、尊重。而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怎能不疼愛憐惜呢?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身心健康的長大,是每位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心情煩悶、情緒低潮的時候,許多人喜歡「一醉解千愁」,其實以酒澆愁愁更愁,而且酗酒會導致「父失禮,母失慈,子凶逆,孝道敗,夫失信,婦奢婬,九族諍,財產耗」(《佛說八師經》)。佛教將「不飲酒」列為五戒之一,即是因酒能亂性,讓人失去理智,做出諸多傷天害理之事。所以遇到困境時,要懂得尋找正當的疏通解壓方法,如運動、聽音樂、到郊外散散心,或找善知識傾訴。
最好能有宗教信仰,正信的宗教皆能導人向善,讓心情平靜。我們可以從佛教經典中,明白世間的因緣果報;可以在念佛中,得到清淨與歡喜。《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言:「眾生心躁動,猶如旋火輪,若欲止息時,無過修靜慮。」藉由禪坐的止觀雙修,煩躁剛烈的心,也會逐漸寧靜柔軟下來。人間佛教重視家庭的美滿幸福,我們鼓勵夫妻建立佛化家庭;從信仰中淨化心靈,才能真正擁有圓滿的人生,而且,夫妻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話題和興趣,更能促進彼此感情的和諧。
十、不久前,美國MSNDC電視台有個專題報導,在美國,大約一百個小孩中有六到七個是自閉兒童;這是一個新的大危機。除了自閉兒,不少家庭裡也有身障或智障的孩子。我們知道,撫育這樣的孩子,必然格外辛苦,請問大師,家有不健全孩子的父母,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和面對呢?
答:平時我們所看到的美國兒童,大都很健康、活潑,給人明朗率真的印象,沒想到全美國竟有百分之七的自閉兒童,這是很大的數目呢!根據醫學研究,自閉症患者有腦生化功能異常的現象,或腦部顳葉地區有損害,或者是其他疾病,如德國痲疹、腦炎、苯酮尿症等所引發的。過去一般人以為兒童的「自閉症」,是因為生長環境封閉、父母冷漠,而造成他語言和社交上的發展障礙。事實上,自閉症是一種生理的疾病。
腦部的疾病,影響他們的認知和理解、表達能力,也因為不明白別人的語言、行為和表情,不懂得如何作回應,所以,自閉症的人不敢和別人接觸,而選擇把自己封閉、隔離,有時也會出現強烈恐懼、情緒不穩、自我傷害等現象。除了自閉症,和智能有關的疾病還有腦性痲痺、唐氏症等。不論智障或身體的殘障,對照顧者而言,都是一輩子艱苦又漫長的路程。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健康聰明,能正常快樂的成長。得知孩子異於常人,且可能終生維持現狀、無法改善時,大部分的父母,開始會拒絕承認、怨天尤人,或自責、沮喪、徬徨無助,甚至有的父母經過好多年,都無法接受孩子殘障的事實,一直陷在負面的情緒裡,無法自拔。尤其最難堪的,是必須面對社會異樣的眼光。
日本作家乙武洋匡一出生就沒手沒腳,被醫生判定為不明原因的「先天性四肢切斷」。乙武洋匡的母親看到他出生時沒有四肢,如一團肉球般,並沒嚇昏,反而驚喜的說:「好可愛哦!」因為母親正面、快樂的對待他、撫育他,形成乙武洋匡熱愛生命,樂觀、勇敢的正面人格。他的自傳《五體不滿足》出版不到七個月,就銷售了三百八十萬本。他以輕鬆幽默的筆調,敘述自己從出生,上幼稚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生活種種,對於自己的殘障,他說:「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如此向上向善的人生態度,是殘障者及其家人應該學習的。
伊甸基金會創辦人杏林子,她十二歲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關節皆損害,但是她寫作不輟,更以豐沛的愛心,為全台灣一百萬個殘障朋友服務,這位生命的勇者也曾說:「依復健醫學的觀點來看,人人遲早必然在體能上成為殘障。所以,體能殘障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重要的是,心理上或人格上是否也是殘障。」
根據一份對三百位成功人士的調查報告顯示,其中有四分之一是有殘障的,如羅斯福總統、愛迪生、貝多芬、海倫凱勒等。這些人的萬古流芳,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殘疾,不是外在的身根不全,而是心中沒有慈悲與包容;真正的缺陷,不是環境的艱難困頓,而是自己喪失信心和勇氣。他們不被自己的殘缺打敗,所以能化腐朽為神奇,為自己、為他人,點燃美麗的生命之光。
在《大般涅槃經‧聖行品》裡有一段記載,功德天和黑闇天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姐妹。功德天所至之處,能帶來種種財寶和象、馬、車乘等物質;黑闇天所行之處,一切財寶皆衰耗喪失。有位富人只願功德天入其家,不准黑闇天進來,但是,功德天說她們姐妹倆「行住共俱,未曾相離。隨所住處,我常作好,彼常作惡;我作利益,彼作衰損。若愛我者,亦應愛彼;若見恭敬,亦應敬彼」。富人做不到,兩姐妹只好離開,她們來到貧人家,貧人感念她們的光顧,很歡喜的將她們一起迎入家裡。
此段故事告訴我們,世間福禍相倚,好的一半,壞的一半;善的一半、惡的一半,要求世間完美無缺是不可能的;殘缺是生命的本質,也是世間的實相。孩子今生的殘缺,是他們過去世的業力使然。《地藏經》言:今生「短命」,是過去世「殺生」之故;今生「醜陋癃殘」是過去世「瞋恚」之故。《梁皇寶懺》裡也寫道,「兩目失明」,是因「前世不信罪福,障佛光明,縫闇他眼,籠閉眾生」;「謇吃瘖瘂,口不能言」,是因「前世誹謗三尊,輕毀聖道。論他好惡,求人長短。強誣良善,憎嫉賢人」;「或顛或癡,或狂或騃」,是因「前世時飲酒醉亂,犯三十六失」
因果報應不爽,明白這點,在盡心照顧孩子之餘,可以帶著孩子到寺院,藉由親近三寶、學佛之因緣,讓他來世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軀體和聰明的心智。再者家有殘障兒,正可以培養自己的慈悲和耐心,考驗自己的忍辱和毅力;家中的殘障兒,正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道呢!心念一轉,歡喜接受這個事實,人生的路也會跟著寬廣起來。
十一、過去社會上有名望的家庭都有「傳家之寶」,例如有人以如意傳家,有人以寶劍傳家,有人以字畫傳家,有人以書香傳家。請問大師,最好的傳家之寶是什麼?
答:國家有傳國之寶,過去的帝王以玉璽作傳承,現在的總統以印鑑來交接。佛教也有傳承之寶,佛陀在靈鷲山,以「清淨法眼,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傳付給大迦葉;禪宗初祖達摩大師傳法給二祖慧可大師時,說:「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因此,佛教叢林便是以袈裟鉢具作為傳法的信物。
一般家庭或家族的傳家之寶,有實物,也有精神象徵。例如台灣連戰先生,以其祖父連橫之著作《台灣通史》,作為傳家之寶;已故的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先生,一生以「謙沖致和,開誠立信」作為安身立命之本,身為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他言能立足經濟界與政治界,是因繼承了父親固有的人際關係,因此,和信的「政商關係」就是辜家的傳家之寶。
另外,有些原住民、土著,會把用金飾、銀飾製成的亮麗腰帶,當作傳家之寶,一代一代傳下去,平時收藏著,只在重要慶典時才佩帶展示,向他人炫耀。台灣的排灣族,以一把柄部為青銅、刀刃為鐵製,象徵貴族的「青銅刀柄鐵刃刀」作為他們族群的傳家之寶。其他傳家之寶尚有玉如意、字畫、手杖,或珍奇寶物等;凡認為稀世少有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物品,都可以作為傳家之寶。
許多父母會希望能留下房屋田產、金銀財富給子女。但是,世間有形財寶,常是政府、盜賊、火、水、惡子「五家共有」,難以久存。怎樣的傳家之寶,才能讓家庭和樂、家族興盛綿延呢?
我認為「勤儉」是傳家之寶,西諺云:「黃金隨潮水流來,也要你早起去撈起它。」中國人相信有財神爺,但是財神爺送財來,也必須站起來禮貌的接受,如果懶惰、不理睬,也不能發財呀!世間上,懶惰與貧窮是難兄難弟。因為懶惰,所以貧窮;因為貧窮,容易懶惰,這是互為因果的。要讓家庭富有,家族事業永續經營,就得勤勞精進。
社會上許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之所以能成功,絕不是從安逸享受中得來,而是從勤儉奮鬥中獲得的。蔣介石、蔣經國先生,他們本身都很勤儉,可惜沒有把這項美德傳給兒孫,所以家道提早式微。六波羅蜜是菩薩成佛的重要法門,其中的精進波羅蜜就是勤勞、勤奮之意。
「春天不播種,何望秋來收?」不播種,如何有收成?不勞動,如何能成就?懶惰懈怠,又奢侈放逸,怎能守住家園呢?因此,勤勞、節儉,是財富,更是傳家之寶。
「孝道」也可作為傳家之寶,親子之間有著「上代以來,從己而出」的血緣關係。藉著世代相傳的倫理,人類的綱常秩序才能穩固和延續。「五倫」中以「父子」為首,為人的「十義」以「父慈、子孝」為先。佛教也非常重視孝道,所謂:「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四重恩」之一便是「報父母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也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五分律》中,佛陀更囑咐比丘應「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孝是道德之本,能夠孝順父母的人,其他倫理道德亦不差矣!
兒女如同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是他們學習的榜樣。自己對父母供養承順,自然會有孝順自己的兒女。如是因、如是果,一個家庭有慈愛的父母,孝順的兒女,親子關係親密和諧,也就能維持上慈下孝的倫理綱常。
當然,「慈悲」也是一種傳家之寶,培養孩子有慈悲心、有善念,他就能與人為善,不會到處樹立敵人,而擁有平安順遂的人生了。慈悲是做人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現代社會暴戾之氣甚囂,就是因為缺乏慈悲。以我多年來處世經驗,深深體會:唯有慈悲,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消弭人我之間的怨懟愚癡;唯有慈悲,才是家庭幸福的動力,才能廣結善緣,成就事業。
不過,慈悲如果運用不當,也會淪為罪惡。縱容子女,會造成社會問題;姑息作惡,會導致社會失序;濫施金錢,會助長貪婪心態……所以,真正的慈悲必須以智慧為前導,否則弄巧成拙,反失善心美意。有了慈悲的心懷、慈悲的語言、慈悲的行為,不只能擁有慈悲的家庭,也能成就慈悲的社會、慈悲的淨土了。
「信仰」可以是傳家之寶,人不能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心中就沒有力量。但是要選擇正信的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宋朝名相王安石曾說:「不想皈依三寶的人,不要投胎我家做子孫。」他即是以佛教信仰做為傳家之寶。父母把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好比薪火相傳,生命得以綿延不斷。信仰,是留給子孫最好的財富。因為人世間的金錢終有散盡之時,有了信仰,則能開發善美的本性,獲得無量的聖財。
正信的宗教,會教導我們布施、守戒、忍辱、慈悲……也會讓我們明白因緣果報,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過著有正知正見、有道德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選擇一個有益身心,能開發正確觀念的宗教信仰,作為傳家之寶。
除了勤儉、孝道、慈悲、信仰,可作為傳家之寶,其他如儒家的三綱五常、仁義禮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八種正道等,以及書香、教育、知識、明理、忠信、誠實、歡喜……都是值得代代相傳的珍寶。
十二、人生在世,為官有為官之道,經商有經商之道,居家也有居家之道。最後,請問大師,居家之道應該注意些什麼?如何才能營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答:家,不是一個人的;家,是全家人共有的,家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責任經營和維護家庭的幸福。居家之道有那些應該注意的?
在人際關係上,家庭裡有父母子女,也有公婆媳婦、妯娌、兄弟姐妹等關係。平時我們對父母要恭敬孝養,讓他們衣食無缺,並隨時稟白自己的工作、去處,不令父母擔心。除了甘旨奉養、光宗耀祖之外,能再引導父母向於正道,有宗教信仰,遠離煩惱,才是最究竟的孝道。兄弟姐妹於事業、生活上,應該互相幫助,以盡手足之情。對於子女,要明白孩子不是討債鬼,而是菩提幼苗、有緣眷屬,所以,教育要寬嚴合度,平時多以讚美代替責備,以鼓勵代替打擊。婆媳、妯娌之間,須有「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的認知,能在同一屋簷下,同吃一鍋飯,都是過去世結下的因緣;好好珍惜這個善緣,縱有摩擦,只要自他立場互易,便能減少不必要的隔閡與揣測。
夫妻是最親密的關係,當初因為愛而結合,生活在一起,更要相敬相愛、互信互諒。做丈夫的,身邊要少帶錢,要回家吃飯;出門應酬,夫妻應該成雙成對;平日多一些幽默感,對於忙碌辛苦的太太、兒女,常常給幾句安慰、感謝的話。做太太的,平時須把家庭整理乾淨,準備美味可口的飯菜;勤儉持家,不私藏金錢,隱瞞祕密,並對先生多說讚美、肯定的話。能夠如此,夫妻感情就能長久維繫下去。
還有,生活起居裡,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替別人著想的美德。例如: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正常;進門要彈指、關門要小聲、走路要輕步、轉彎要輕咳作聲等。每日要勤於打掃庭院,把家裡整理得窗明几淨,布置得美化舒適,院子裡、陽台上亦可蒔花植草,以增進生活情趣。平日飲食要正常適量,營養均衡,不故意節食,也不暴飲暴食,便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平日也應有正當的休閒,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藉由閱讀,增加知識,擴大學習空間。如果家中環境許可,可以設個佛堂,每日晨起,於佛菩薩聖像前獻花供水、上香禮拜,或誦經一卷,或靜坐五分鐘;夜晚臨睡前,可於佛前禮佛靜心,或讀誦〈佛光祈願文〉,反省自己的功過。
最後,家庭的經濟管理也要健全,常言:「有錢不一定萬能,但是沒錢則是萬萬不能。」金錢是維持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一般人都希望財富越多越好,不過自古以來,許多有錢人不一定快樂。我覺得真正的財富,是歡喜不是金錢,沒有歡喜,縱使再多的金錢,也沒有意義;真正的財富是知足,不知足的人,即使把全世界的財富給他,他還是貧窮的,因為內心永遠覺得不夠,此即所謂:「財多越求,官高越謀,人心不足,何日夠休。」(〈安樂銘〉)
所以我們應該把財富的範圍擴大,財富不限於金錢、汽車或別墅;這種財富是無常的。錢財非萬能,家裡的經濟雖然不寬裕,但是在精神修養上能夠提升,如懂得歡喜、知足,就是無價之寶!
平時我們要懂得開源節流,常常想:「我有多少的『源』可以開?」生財之道無他,智慧、勤勞、結緣是也!所謂「開源」,除了有形的財富,更要開發心靈的財源,如慈悲、智慧與明理、通達。「節流」方面,節省日常生活的金錢支出之外,還要節省時間與節省生命。
人的一生,與家庭生活關係密切,家庭是悲慘的地獄,或是歡樂的天堂;眷屬是善人聚會,或是怨憎相會,端在我們一念之間。《無量壽經》言:「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要讓家庭幸福和樂,柔軟、慈悲心是不二法門。眷屬之間,多一些讚美的聲音,多一些關懷的溫情,多一些互助的行動,多一些忍耐的智慧。彼此相互學習,常懷慚愧、感恩之心,就能將家庭建設成清淨安樂的國土了。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