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Hundred Lessons on Monastery Language and Affairs 1: Monastery Administration 《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
Lecture 12: Period Start and Ending 第十二講‧期頭期尾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十二講‧期頭期尾叢林處理人事,是非常平等、公開的,都是量才使用。誰有多少才能,都不會被埋沒,在大家的推舉之下,每個人都能適才適任。
《呂氏春秋.盡數》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事也是如此,要如水一般經常流動才會清澄。自古以來,佛教的出家人到處行腳弘法,稱之為「雲水僧」,甚至叢林每年都有兩次人事調動,一為農曆七月十六日,期頭的大調動;一為農曆正月十六日,期尾的小調動。此時,職事任期屆滿者,必須向常住提出請辭,經由大和尚邀約全山長老開會安排後,完成「請職圓職」的新任命。
關於叢林的人事異動,將進一步講說「期頭期尾」、「請職圓職」、「進堂出
堂」等相關問題。
問(1):請問什麼叫作「期頭期尾」?
答:「期頭期尾」是寺院行事中一個階段性調整人事的重要日子。在人世間的歲月裡,叢林寺院的人事隨著節令或時節,也分有階段性。比方,七月十六稱作「期頭」,正月十六稱作「期尾」。期頭等於現代公司行號做「年度預算」,或是學校的人事新舊交接,都是在七月。其實,這也是受佛教的影響,佛教流傳二千多年來,一直是將「期頭」訂在七月,反而正月叫作「期尾」。
「期頭」為「大進堂」,屬於大調動。僧團中,人事如雲水,是流動的,各堂口如有新的人事調動,或新的政策、新的改變大都在七月進行。「期尾」只能叫作「小進堂」,屬於小調動,如同學校裡來了插班生,只是少部分的人事更動。
問(2):人事的調動,有一定的程序嗎?
答:大部分的人事調動都在禪堂進行,禪堂主宰寺院的人才訓練、人才提拔,而幫助禪堂運用人才的是客堂。這許多從禪堂訓練出來的人才,都由客堂執行分派到哪裡任職、擔任什麼職務。
禪堂每年到了「期頭」,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維那等重要職事,會召開人事會議,討論什麼人有什麼才能、這個人應該給他到哪裡任職、那個人應該給他擔當什麼責任,調派都是經過大家決議而通過的。
除了禪堂內部的人事調動,由禪堂負責以外,禪堂以外各堂口,尤其領行單的職事,則由客堂處理;書記及書記以上的職事,是由方丈和尚召集長老們商量後決定。
叢林處理人事,是非常平等、公開的,都是量才使用,誰有多少才能,都不會被埋沒,在大家的推舉之下,每個人都能適才適任。
問(3):關於人事調動,有一些專門用語。什麼是「請職」、「圓職」?
答:什麼是「請職」呢?叢林裡,每年農曆元月初八、七月初八,快到期頭期尾人事調動的時候,糾察師就會在齋堂裡向大眾宣告:「各位老參上座,各位職事師父,學人有話打諸位閒岔,今天有三件事情宣布:第一,今天是正月初八,依祖規,所有全寺人等,任期即將屆滿,應該依祖訓向住持請辭……。」
那麼,有的人想到別的地方去學習,他就早一點周知常住,提出請辭:「工作換個人做吧!」也有的人對目前的職務,覺得不適任或沒有興趣,那麼,他就藉人事調動的機會請辭,「給我調換一下工作吧!」提早說明,好讓常住有一段考慮的時間,大家就能好來好去。總之,人事更新,大家彼此要跳探戈,進退要留有一點空間。
至於要向誰請職,擔任書記或書記以上職務者,必須向方丈和尚提出辭職;擔任書記以下職務者,則是向大知客請職。禪堂職事則由維那處理。
待大眾請辭後,初九、初十,大和尚便邀約全山長老開會安排書記或書記以上職事之新任命。所以,平時除了工作的表現以外,還要尊敬長老,否則這時候就很難過關!
經長老通過後,新的任命送至客堂,再由客堂掛牌昭告全寺大眾。書記以下之職事的任命,則由知客與維那進行任命。在掛牌前,常住會預先請人告知新任職務者:「下一個學期,新的年度開始,要請你擔任什麼職務……。」得到這個人的同意後,接著就是掛牌宣告。到了要掛牌的時候,常住會讓大家知道掛牌的時間。
什麼是「圓職」呢?有的職事,雖然任期圓滿,但由於獲得常住的欣賞,還要借重他的長才,繼續擔任原來的職務,這叫作「圓職」,一般以一年為期。叢林的圓職情況很多,畢竟人事還是不適宜更動得太頻繁。
如果是「圓職」,大和尚會請吃「圓職齋」。七月十六是期頭,那麼大約到了十二、十三、十四的時候,常住就會召集這許多要再繼續擔任原職的職事,到住持大和尚那裡去,或請首座和尚代理,請大家吃一餐飯。招待這餐飯的意思就是說:「勞駕各位繼續服務。」吃過圓職齋以後,大家知道自己還是做這個職務,既不會升也不會降,心裡就能安定下來。沒有吃圓職齋的人,有的可能是要升級,有的可能是要調換,那麼有些人知趣,事先就提出請辭,有的就自己去預約其他地方,準備要去雲水、外參。總之,都不會有人事糾紛的。
問(4):對圓職的人有請吃飯,那麼對請職的人,常住已經不聘用他了,也會請他吃飯嗎?
答:一般是請圓職的人吃飯。如果要請請職的人來吃飯,這就得看大和尚這一班長老的意思,例如已經預先談好要請什麼人擔任什麼新的職務,那麼,也能邀約他們跟圓職的職事一起聚一聚,吃個飯。
問(5):沒有吃到圓職齋的人,去處要自己去找嗎?
答:沒有吃到圓職齋的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職務要升級了,一種是沒工作做了。如果是沒有工作,那麼可以選擇再進禪堂或做行單,否則就要想方法離開常住。
這種情形就像台灣社會,公司、工廠的老闆不願再雇用某個員工的時候,就會利用年終舉行員工尾牙的時候,在筵席上將雞頭對準他,暗示他即將會有一個大變動。叢林也有類似的示意方式,讓人知道進退。
至於已做到糾察、知客或維那的人,沒有圓職也無妨,至少常住還會為他留一間寮房。
問(6):叢林各種職務的任期都一樣嗎?到了期頭期尾,人事異動時,也像內閣總辭一樣,大家一起表態請辭嗎?
答:叢林裡,各種職務的任期不一定都一樣。人事異動時,像政治上內閣總辭的情況,是比較沒有的,因為叢林所有的人都是一心為常住服務,都是個別發心的,沒有說什麼人是哪一個人的班底。所以,庫房有哪幾個庫頭要一起辭職,客堂有哪幾名知客一起辭職的情形是少見的。基本上,做到庫頭、知客位子的職事,都不希望辭職,因為只要用心工作,把事情做好,給一些長老欣賞了,就會推薦他到哪家寺院去擔任當家、住持,甚至受法做法子。有的寺院甚至會慕名而來,「你下一個階段到我的寺廟來,我請你擔任什麼工作。」彼此這樣互相約定講好而去就任。
所以,一般的職事,他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要做得好,不怕沒有前途。
問(7):人事調整好以後,有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或用什麼辦法,讓全寺大眾知道這些新的人事命令?
答:關於人事調整,常住都會召開人事會議決議。職務小的,只要在客堂通過就好,也有的職務要經過長老們表決通過,甚至還有到大和尚那裡做裁定的。
會議通過以後,就由客堂掛牌公告大眾:「常住茲任命某某法師擔任副寺,第幾副寺;某某法師擔任衣缽,第幾衣缽。奉常住大和尚的命令……。」文末寫上「客堂白」,表示由客堂處理這件事情。大部分的寺院,客堂都要奉大和尚的命令來公布人事。
把人事的牌掛在齋堂門口後,那麼明顯的地方,每一個人來吃飯,無論他是早上來吃早餐、中午來吃午餐,或是晚上來吃藥石,都看得到。所以,什麼人做什麼工作,什麼人調動了,都不必問別人,牌上一目瞭然。
問(8):調職的前提就是要有人才,那麼在叢林裡有些人才儲備或是培訓的單位嗎?
答:叢林的人才是由禪堂來培訓的。禪堂裡面,維那所領導的班底,就是悅眾群,一般是六至八人,大部分悅眾都是精明幹練的。因此,要想當悅眾的人,事前有的會知道自己到哪個地方去,就能當悅眾,不過,各家寺廟都有他堅持的錄用標準。
一般來說,悅眾的升任,是往前遞補的,大悅眾可升做維那,二悅眾可做糾察,送走三、四悅眾後,五、六悅眾就依序往前遞補。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大悅眾自覺當維那的條件不夠,那麼可以調做副寺;三悅眾若覺得自己不是走行政路線的人才,也可以調至庫房。
但是,要從悅眾升任到維那,並不容易。在寶華山,要想當到維那、傳戒的開堂,必須經過十八年的時間。就是在那裡做一年、兩年的悅眾後,職務漸漸上升,直到擔任重要職事,總共要十八年時間,才能做到維那、開堂。
開堂就如學校的總務長,他是戒會裡所有事情的執行長。中國傳戒法會中,有關戒子受戒儀規、生活禮儀規矩等,都由開堂和尚教導。不過,做到開堂之後,接著就要離開了,為什麼呢?因為後面的人等著要升上來。等於是你的任期到了,理所當然要由別人接任。例如,寶華山的每個戒期,要從一堂、二堂開起,也有的時候,他在十幾年前就能開到第十二堂,再過一年開十一堂,再過一年開十堂,漸漸地他到了開堂了,就準備要離開了。
寶華山是律下叢林,一般都是律下少,宗下多,寶華山的開堂任期圓滿後,想再去其他地方參學,可選擇到宗下叢林。
進入寶華山的禪堂擔任悅眾,有個不成文的默契,就是要從第六悅眾做起。如同軍隊整好兵以後,職務就要降級。同樣,你來到我的宗門學習,就要降級到第六悅眾,然後再慢慢地從六悅眾升到五悅眾……,等到你宗門規矩學得多了,經驗豐富,如果要再到金山寺去,也能做到維那,這時大概都已經四十多歲了。
一般能做到這種職務的人,都很不容易,十方叢林也會慕名而來,「你在寶華山做過十八年的傳戒開堂;又到金山寺,經過幾年禪堂的磨練,實在不容易,你到我的常住來受法,做當家、堂主,或是擔任首座、住持吧!」一般年輕人,在修學的期間,也都有這許多希望與夢想,通常常住會幫助他們實現願望。
問(9):叢林中有很多的職務,那麼在人事異動時,有沒有升級、降級的情況?
答:叢林裡的職事,每一個人都講究規矩、守法、不鬧情緒、有功德心、隨眾,尤其學習忍耐。一般職位都只有往前進,只有升級,大不了停頓,不升不降,或維持原來的職務,這時常住給他再多磨練一下。
降級也不是沒有,但要降人的級,也要有藝術,例如原本他的職務很重要,負責管人事、管行政或管金錢,你要降他的級,讓他去做一些不重要的職務,倒不一定是明顯地給予降級,可以讓他平調。雖然是平調,但是他在職務上的責任、權力,其實已經減少很多。
總之,要降人的職位,作法不能太明顯,不然給對方很難堪,他也會覺得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或許就這樣離開了。畢竟他也是個人才,可以再到別處去發展。
問(10):叢林裡,職務的安排是依據什麼來決定?
答:許多人事的安排,是在高階層的長老會議中做決定。譬如哪一個人的唱念好,就 把他擺到需要唱念的地方去;哪個人的口才好,就把他安排到需要講學的地方去;哪個人文才好,就把他安排有文才的地方去。比如儀表莊嚴,口才好,有常識,能會客,給人見了面就歡喜的人,就到客堂去;規矩很熟練的人,就去做維那、糾察;很忠誠、勤奮的人,就調到大和尚的衣缽寮,擔任衣缽侍者、湯藥侍者;做事發心、熱忱的人,就被調到庫房。所以,一切都量才使用。
問(11):如果有些人任期滿了,常住沒有派給他職務,他要離開了,據說叢林裡的人,在這種狀況下,不道別也不相送,有這樣的事嗎?
答:這樣的事很少發生。叢林裡的人來得光明,去得光明,除非他領的是普通的行單職務,或掛單之後,他心有不甘,住了幾天就要走了。這種人往往知識簡單,沒有禮貌,常住日後也就不會和他再來往了。所以,不管自己後路,情緒化,任意說走就走,這樣的出家人也不是說沒有,不過有修養的出家人還是佔多數,他們都是正正當當的掛單,正正當當的退單;正正當當的任職,正正當當的請假離開。
有的人已經做到書記了,所謂「千年的書記,萬年的堂主」,就不能輕易毀壞自己的歷史,要好自為之,好好地離開,將來說不定還會有因緣再回來。如果這裡曾經留有我的歷史,那麼日後我就可以重新在這裡發展。
或者我在這裡做過副寺、做過當家、做過堂主,我現在告假離開,要到其他寺廟去做住持,去做講師,要弘法利生去了,但是人間雲水,人事無常,說不定到了哪個時候,你還會再回來。所以,要為自己預留一個好的名譽、好的因緣,你在這裡留有好的記錄,那麼要再回來,大家都歡迎,常住也會讓你回復原職,或者給你好的待遇、給你的職務升級,甚至主動邀請你回來也都是有可能的。
問(12):如果有些人覺得目前的工作不適任,可是人事異動時間還沒有到,他可以要求換工作嗎?
答:不是絕對不可以,當然也有特殊的情形,不過這樣做會讓叢林的人事制度受到影響。人事異動一向都是有時間、有條規、有辦法的,還沒有到調動的時候,就要求換工作,這會攪亂一江春水。尤其中途就要求離開,做事有始無終,有頭無尾,日後再想升職、升級,就比較困難了。
如果是常住要徵用你,等不及到期頭期尾,現在就要你趕快就任什麼職務,而你義不容辭答應了,這種臨危受命,見義勇為的情況,則反而是有功勞。
問(13):已經領職的人,若想再出去參學,那麼會不會因此失掉這份職務?
答:要想到別處去參學,必須等到期頭期尾才能提出。至於會不會失去職務,這就要看你在常住的地位如何,假如你已經有了相當的地位,例如在本常住已經擔任了書記,那麼,差不多年齡在二十三、四歲,或是二十五、六歲的時候,出去參學個兩、三年,三、五年再回來,常住還是會派給你「書記」這一個職務。
或者你在常住已經做糾察、做維那、做監學、做教務主任、做知客、做副寺,做過種種內政外交的職務,那麼參學回來以後,常住可以再回復你的職務。甚至在外面有了成就,常住想到你過去在這裡做過書記,就會說:「你就回來擔任當家吧!」「你就回來受法,做我們這個常住未來的繼承人吧!」這種情形也是有的。
問(14):叢林裡,新舊任職事之間,有工作移交的制度嗎?
答:工作交接是一種責任,大部分移交的內容都是規矩,過去我執行的規矩,現在你來就任了,我就把它交給你,除此之外,沒有東西,沒有財產,沒有什麼權利要移交的。
不過,有的人原本擔任衣缽,有典藏、有寶物、有財物、有典藏簿,那麼他就要一樣一樣地點交,以示負責。但是一般職務沒有這許多東西,只有把職權、責任交給對方。如果是大職事之間要交接工作,雙方只要派助理辦理就可以了。
問(15):領一個新的職務之後,接著就要去就任,那麼如何就職,是否也有一定的方法呢?
答:除了方丈和尚晉山、陞座儀式很隆重,其他的就職,就不是那麼重要。例如你說:「我是來做知客的!」那麼常住頂多就是召集大家在客堂裡,舉行一個座談會,為你作個介紹。或者你是在庫房裡任職,就由常住的哪個當家師介紹給大家認識,這樣就成了,也沒有慶祝、請客、宴會這許多繁文縟節。
不過,依據傳統規矩,掌管僧眾雜事、庶務職務的新任知事,必須一起到住持面前展具,禮拜說道:「某等乍入叢林,諸事生疏,過蒙提拔,下情不勝恐懼之至。」事後,再由維那之下,掌諸雜務的堂司行者高聲呼:「大眾禮賀新知事。」大眾一拜之後,再呼:「新知事禮謝大眾。」
問(16):有關調職的事情,是由客堂負責,客堂對於一個新人要去就任,應該做哪些安排,好讓他在就任過程中能夠很順利?
答:對於調職的人,在客堂做這方面行政的人,會事先做一些安排,如果這個人是要調到衣缽寮,客堂就要開派令:
一、奉常住大和尚命令、指示,某人應該於某月某日到衣缽寮,擔任第幾衣缽的職務。
二、某人去就任的時候,應該先向大衣缽某某法師報到,並接受他的指示。
三、某人就任以後,會擁有一張桌子,辦公室是在第幾號。另外,會有一位大和尚的侍者給你做助理,他的名字叫作某某。
四、某人去就任的時候,會有一支電話、一部車子給你使用,你住在什麼地方、今後要做什麼工作、你需要擁有什麼、你每天的工作要做到什麼程度、你的假期是在什麼時候……。
客堂把這些內容通通都寫好後,放進袋子裡,交給赴任者,並言明:「你拿這一個袋子去報到!」所以,有了派令,一切瞭然,對常住也就有交代了。
問(17):過去,叢林裡的人,在人事異動的時候,心裡的感受不知如何?請問調職或者換工作時,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觀念或心態?
答:一般社會上公司行號的人事調動,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因為職位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權力有輕重的不同。但在佛門,調職好像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你現在在客堂服務、我現在在庫房服務、他現在在禪堂坐禪,大部分的人都安於自己的本分事,心裡沒有什麼掛礙。或許現在他只是個小職事,但是如果事情做得好,日後也可能受到大和尚、長老的欣賞,一下子就升作當家、方丈。只要加功用行,總會有時來運轉的時候,人才是不會被埋沒的。
何況叢林裡,每年期頭期尾的人事調動,並不是宣判無期徒刑,職務的任期都是有期限的,很快就會改變,只要你把握現前的因緣,好好表現就好。如果你沒有表現,庸碌、無能,三年、五年都沒有人注意到你,那就不能怪別人,要怪自己不能適應大眾的要求,不能適應常住的需要。
問(18):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前途,那麼叢林裡這麼多的單位,要選擇到哪些單位服務,對未來比較有希望呢?
答:一般人到了叢林裡,都會將自己的心聲與情況,向一些長老作說明,讓他們知道我希望做什麼、學什麼,就如同學生找指導教授指導時,會把自己的心願、研究方向告訴教授一樣。
長老們了解情況之後,日後也會給予關心,把你當作是自己的子弟般愛護、培養,偶爾也會在常住需要某種人才的時候,就著你的能量,適時給予推薦。
當然,長老們不會徇私,推薦是要負責任的,如果,推薦給常住的這個人不適任,那麼下次要想再推薦人才,人家也不會相信你了。所以,長老們推薦人才也要慎重。
選擇哪些單位服務比較有前途,一般來說,知客、維那、糾察,就像軍隊裡的排長、連長、營長,有時連其他叢林道場的大德,也會到這些單位來尋找人才。
問(19):叢林有「進堂出堂」,進堂出堂和人事異動有關係嗎?
答:從十方來參學,即將進禪堂學習的學僧,常住會選訂一個時間,讓他們同時進堂。如同一般學校的新生入學,學校會安排大家一起辦理報到一樣。
學僧參學一段時間後,出堂日期到了,自己在這裡又不求一官半職,就可以向常住告假離開;來來去去,這在叢林裡是很平常的事情。
如果你在這裡負有職務之後,要想離開,那麼就要和常住作一些協調,讓常住安排人來接辦你的職務後,才可以離開,到其他單位去。
問(20):對於想進禪堂的人,寺院是不是會作一些審核,以便了解他適不適合進堂?那麼,是由誰來審核呢?
答:初審由雲水寮(上客堂)審核。因為人來了,要先在雲水寮掛單幾天,那麼,寮元就要觀察他的品行、學德如何,然後把相關資料交給客堂。客堂再把這個人喊來談話,對他的背景作一些瞭解,如果沒有問題了,就按期送堂。
假如這當中有一些具有特別才能,或是特別古怪、有問題的人,甚至是讓人不太能瞭解的,客堂就要整理名單,把資料送到禪堂,讓維那師和堂主等人再去瞭解。
這樣的審核程序就如學校辦理新生入學,先讓學校訓導處、教務處瞭解新生的狀況之後,才讓學生進來,那麼日後校方才有方法應對。
問(21):禪堂就像一所學校,學僧進堂時,會像學校的開學典禮一樣,舉行進堂儀式嗎?
答:禪堂進堂都會有一個簡單的儀式,不過沒有驚動外人,畢竟叢林裡人眾來來去去是很平常的事。雖然儀式簡單,但是規矩講清楚、說明白還是需要的。一般的情況,維那會為大眾簡單明瞭的說明規矩:「今天第一堂課,以後規矩怎麼樣……。」
一般來說,禪堂進堂儀式於早板香進行,進堂時,大眾應搭衣、持具。在儀式開始前,先由維那作進堂儀式的說明及演練。待三陣叫香﹝註1﹞時,職事、老住師入堂就座,新進堂師則由悅眾領至堂前等候,掛二板﹝註2﹞時聽招呼進堂。
掛一板一鐘﹝註3﹞時,儀式正式開始,由悅眾領導新進堂師分東西單進堂排班。
掛二板一鐘﹝註4﹞時,悅眾師打引磬迎請和尚。隨後,大眾一起向上排班,問訊展具,向和尚頂禮三拜。拜畢,學僧宣讀誓願文,並恭請和尚監誓,後再請和尚開示。
和尚開示畢,恭送和尚回寮。緊接著,職事、老住師歸位坐,悅眾領導新進堂師行至座位前,面向堂口站好,由班首送位。之後,學期就開始了。
問(22):一個人進堂以後,還沒有到出堂的時間,就待不住,想出堂了,有這可能嗎?
答:這當然也會有,不過你這樣走了,下次要再回來就比較困難。如果你住到應該走的時間,才告假出堂,下次要再回來就比較容易。你不按規矩,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人家會說:「我這裡不是開旅館,也不是開飯店。」因此,一旦進堂,就應該固守本分、嚴守堂規、萬緣放下,安住於蒲團上。說來就要來,說走就要走,那是不行的。
問(23):禪堂進堂與出堂的時間,和常住的人事異動,要如何互相配合呢?
答:人生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要時間來成就,都要有好的因緣來助成才行。職事們才進堂時是初參,但在參了很多因緣關係之後,認識的因緣多了,漸漸的會成為老參,那麼這些因緣就會成為助緣。
問(24):職務會有異動、調整,能不能對近代叢林,乃至近代的出家人,在調職的時候,應該有什麼樣的觀念、心態,作一個開示?
答:無論社會上,或佛教裡,每個人都要能「自知」,知道自己有多少能量、有多少能力、有多少本錢與本領。認識自己之後,在人事異動時,當然可依自己的專長,向常住提出個人希望。既然是自己提出的要求,就要確實把本分事做好。或許你說:「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量,我平時只問耕耘,只知道做。」那也沒關係,做到最後,讓人家欣賞,經得起別人的評鑑也很好。
一般參學的青年人,不一定會特別要求哪個長老給自己安排什麼工作,大部分都交由常住分配。佛門有句話說:「常住指示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常住分配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一切按照常住的任命,依教奉行,這是最好的了。
問(25):叢林裡會有叫他上台,他不肯上;叫他下台,他也不肯下台的情況嗎?
答:叫他上台,他不上台,叫他下台,他不肯下台,那就只有叫他調職。如果他不要調職,就要有正當的理由,比方說:我對那個工作不專長、我的身體不好、我有另外原因,讓辦事的人對你的說法諒解,也許他就說:「可以,我們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維持原狀吧!」
如果你沒有正當的說法,又不聽調派,那就麻煩了。以後你想要調派,他也不會要你,為什麼?因為你不聽話,不合作,人家要你的時候,你擺架子,或者刁難、不願意配合,到了你願意的時候,人家覺得沒有那個必要,沒有那個需求,那麼你就麻煩了。
人生就像一座舞台,出生了,就是上台;世緣盡了,終要下台。所謂「何必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更何況只要自己有能力、緣分好、條件夠,所謂「不患無位,患所以立」,還怕什麼上台下台呢?因此,人生不須把上台下台老是記掛在心裡。
【註釋】
1.叫香:為禪堂起香前、抽解集眾進堂等之號令。
2.掛二板:招呼跑香中的行者,停止跑香、歸位、聽和尚開示或吃茶點之號令。
3.一板一鐘:長香開始之號令。
4.二板一鐘:跑香時,告知行者聽開示或吃茶點之號令。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