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5 - Buddhist History 《佛教叢書5-教史》
Section 2 China - Chapter 1: The Grand Occasion of the Initial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第二篇 中國篇 第一章 初傳佛教的盛事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第二篇 中國篇 第一章 初傳佛教的盛事當印度佛教興盛之時,阿育王派遣眾多傳教師到四方傳佈佛教教義,弘揚佛法。於是,佛教開始在印度以外的地區,如斯里蘭卡、緬甸以及中亞、西域一帶傳播,印度佛教終於成為世界性宗教。佛教究竟在什麼時候傳入中國,歷來有多種的說法。大致可以推斷,隨著漢朝與西域交通的開拓發展,佛教逐漸經由中亞、西域一帶進入我國。因此,自東漢以來,中國就已接觸佛教,三國、兩晉以前是佛教傳入的適應期,南北朝更成為佛教譯經事業的高峰。歷經二千年的發展,由於歷代祖師的播種耕耘,由印度傳來的佛教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與結果,正式成為中國的佛教。
◆夜夢金人的漢明帝
佛教傳入的情形,有各種不同的史料記載,有的說秦始皇時有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攜帶佛經來到咸陽城,卻遭到拘捕下獄的不幸命運;有的說漢武帝派霍去病攻打西域,曾擄獲一尊金人,帶回漢土,武帝將其供奉在甘泉宮,當時以為金人就是佛像;也有的提到,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年),博士弟子景盧曾接受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口授佛經,以上這些說法,都是佛教初傳時期的傳聞。
但在各種傳說中,以東漢明帝夜夢金人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永平十年(六七),明帝夢見一位金人,身長六丈,相貌莊嚴美好,全身金光燦爛,在金鸞殿的上空飛翔。夢醒之後,明帝遍問群臣,所夢金人到底是什麼神?太使傅毅答說:「臣聽說《周書異記》中有一段記載: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歲四月八日平旦時分,所有江河泉池忽然泛升高漲,四處的井水也溢出來,狂風大作,宮殿、房舍、山川、大地也都震動起來。到了夜晚,有五色光芒入貫太微,在西方遍布成青紅色。當時,昭王問太使蘇由:『這是什麼祥瑞?』蘇由回答說:『西方有大聖人誕生。』昭王問:『對天下有何影響?』蘇由答道:『此時沒有,一千年後聲教被及此土。』於是昭王即派人把這件事情鐫刻在石頭上,埋在南郊的天祠前。如果以年代計算,剛好就是當今之時,陛下所夢的金人,想必就是佛陀無疑。」由於這個因緣,明帝便派遣使者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西行到印度求佛法。
傳說,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經派人向東方蓬萊仙島求取不死的仙藥。自秦始皇之後,幾乎所有的皇帝都迷信巫術,希望長生不死。為了達到目的,不斷派遣專使向東方求仙,卻始終不能如願。皇帝們求長生不成,敬鬼神不靈,靠巫術也屢出差錯,派人出海到東方求仙藥又一去不回,於是轉而經由西域這條通路向西方求佛。奉命出使西域的蔡愔,路過大月氏國,遇到了迦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高僧,這是歷史上空前的際遇,可以說,由於漢明帝一夢,從此促成了中國向西方求取佛法而開通西域的現實需要,佛教也因此在中國展開了歷史的第一頁。
◆迎接第一尊佛像
傳說迦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西域高僧隨著蔡愔等人,用白馬馱著佛像圖卷軸及《四十二章經》等,自西域到中國弘揚佛法,這時是永平十年十二月三十日。蔡愔等人將攜回的佛像呈給明帝。明帝一見,正與夢中的金人相同,驚喜萬分,令人臨摹多幅,分別供奉在南宮清涼臺及高陽門顯節壽陵上,這是中國歷史上記載有佛像的開始。
蔡愔等人所帶回的圖卷中描繪的佛像,正是當年優填王派人以栴檀木雕刻的釋迦像的畫像。
◆最初東來的印度高僧
迦攝摩騰是中印度人,精通大小乘經典。竺法蘭也是中印度人,能夠誦出幾萬章的經論。他們隨著漢明帝的使者來到洛陽傳教,並受到明帝隆重歡迎。在那個時代,中國皇帝本來是盲目信仰神仙方術的,佛教的出現,令當時的人耳目一新。西域高僧迦攝摩騰與竺法蘭遠自西域而來的事,引起當時道士的惶恐不安,故有一場轟動的佛道比試。
永平十四年(七一)元旦,正當五嶽各方道士循例向皇帝賀年的時候,以褚善信、費叔才等為首的道士六百九十人,藉機議論佛教與道教的是非。結論是:「皇上竟然摒棄了我國的道教,去遠求胡人的教法,這是萬萬不應該的。」於是,褚、費二人率領眾道士,各將自家所持道教經典帶出,一同上表向明帝請願,想與佛教一比高下真偽。明帝敕令尚書令宋庠,將佛道兩教人士引入長樂宮前,下詔宣告:「在元宵日當天,道士與佛教僧侶一起集合在白馬寺南門外比試,並先立東西兩壇焚經臺,以辨驗各自的神通本事。」
比試當天,先令佛道分據焚經台,在東西兩壇各示經典供置。褚善信等輩使出神通變化,有的騎草龍飛昇,有的在虛空中往來等,雖有奇異,但皆尋常所見。然而,神通才顯,卻見焚經臺下西壇的六百多卷道教經典,頃刻之間,忽然焚燒殆盡,褚善信等人也頓失神通,不能再飛昇往來,一時窘相盡出。當時有人從火中搶出《道德經》,因此後世的道教人士認為,只有《道德經》是真的,其餘全都是唐朝末年的道士杜光庭所撰。今日形容偽作為「杜撰」,就是來自這個典故。再看東壇的情形,熊熊火燄化作紅舌燦蓮,悉數湧現在空中,因而佛像與佛經絲毫未損。又見空中綻放五色神光,寶花玉鬘由天上繽紛落下,天樂齊鳴。明帝與左右群臣看到如此的祥瑞景象,都讚歎不已。當此之際,迦攝摩騰與竺法蘭踴身虛空,為明帝說出偈頌:
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
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嶽榮。
法雲垂世界,法雨潤群萌,
顯通希有事,處處化群生。
太傅張衍對諸道士說:「既然你們道教經典經過比試,證明道教神通沒有靈驗,你們就應當皈依佛法了。」
道士褚善信與費叔才等人深感愧疚,都羞憤而死,其餘的道士,有的跳井身亡,有的上吊自殺,此外,還有司空劉峻等二百六十人、京師士庶張子尚等三百九十人、後宮陰夫人王倢等一百九十人、五嶽道士呂惠通等六百二十人,都紛紛脫去道袍,請求出家。明帝一一允許,並敕令在洛陽創建十所佛寺,其中七寺建於城外,安置比丘,三寺在城內,安置比丘尼,佛教從此流傳天下。
◆東土第一座佛寺
最初,漢明帝以極隆重的儀式親自迎奉兩位高僧,招待他們住在洛陽鴻臚寺。「鴻臚」,本來是掌管諸侯和外國來朝覲者所住的賓館;「寺」,原本是當時官署的名稱。經過佛道比試之後,明帝敕旨將鴻臚寺改名為白馬寺,用以讚揚兩位高僧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因此取名「白馬寺」。
然而,據《梁高僧傳》卷一記載,「白馬寺」的命名由來是:相傳,某天竺國的國王,曾破壞諸寺,僅有招提寺尚未遭損毀,夜裏有一匹白馬繞塔悲鳴。此事傳至國王耳裏,國王乃令中止破壞寺廟,因此改招提寺為白馬寺。據說,漢明帝就是沿用這個天竺白馬寺的典故,把寺名取為白馬寺。
明帝除了在寺中安置佛像,並明令該寺為迦攝摩騰與竺法蘭的安居處所,所以後代僧尼的住所就通稱為寺。白馬寺因而成為中國的第一座佛寺。
一日,明帝來到白馬寺,迦攝摩騰進言:「寺的東邊是何地?」明帝回答:「過去此地原是高起的山丘,將它夷平,卻又隆起。夜裡曾出現靈異神蹟,於是百姓稱它為聖塚,以為是洛陽神的顯靈而祭拜之。」迦攝摩騰說:「昔日阿育王藏佛舍利於天下,建八萬四千塔,中國境內就有十九處之多,此處當是其中之一。」明帝大吃一驚,馬上偕同迦攝摩騰前往禮拜,見塚上湧現圓光,光中有三佛。一旁的侍衛都歡呼讚歎,同稱萬歲。明帝大悅,「今天若不是遇到兩位大士,那裏知道這就是大聖遺祐賜福!」於是下令造塔於塚上,以供奉佛舍利,塔共有九層,高兩百尺。第二年,又見塔上光芒萬丈,塔頂還浮現出金手,天香四處飄盪。當明帝親臨瞻禮時,光芒也隨步旋繞,從午時到申時才散滅。這是有佛塔藏舍利的傳說。
五百多年之後的大唐盛世,太宗遊洛陽時,特別到白馬寺禮拜,深有所感,就在焚經臺上題詩,緬懷漢明帝當年佛道比試的事蹟。這首「題焚經臺詩」云:
門徑蕭蕭長綠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漫說函關去,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定是非憑烈燄,要分真偽築高臺,
春風也解嫌狼籍,吹盡當年道教灰。
白馬寺創立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關於它的創建過程,散見於《理惑論》、《後漢紀》、《冥祥記》、《高僧傳》、《水經注》、《洛陽伽藍記》、《魏書》等文獻中。白馬寺是我國第一古剎,也是我國佛教早期的傳播中心,印度梵學及佛法發展的第一座道場,因此被後世佛門弟子尊為「祖庭」和「釋源」。
◆漢譯佛經的濫觴
迦攝摩騰與竺法蘭熟闇西域方言,到洛陽後開始學習漢語,隨後翻譯出《四十二章經》等。漢明帝曾敕令將《四十二章經》收藏在朝廷藏書的蘭台中。《四十二章經》,旨在宣揚佛教的基本教義,被推崇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倡導奉佛的貴族
隨著漢明帝的建寺,迎請高僧來華、建寺造塔,佛教逐漸流布東土。但在當時,佛教仍未普遍,人們以為佛教是中國流行的神仙方術,所以把佛陀與黃老一同祭祀,以祈福消災。
東漢明帝有一位異母弟弟楚王英,當明帝還是太子的時候,二人感情非常好。楚王英年輕時喜好結交賓客,晚年信仰黃老,誠心齋戒,祭祀浮圖,是中國第一位信仰佛教的皇親貴族。
◆禪經的最初譯者
自從漢武帝時代開拓西域,「絲綢之路」成為一條貫通中西的貿易孔道,往往伴隨著貿易而進行文化交流、宗教傳播。許多西域、天竺僧侶隨著商隊來到中國,成為中國佛教的播種者、拓荒者。
繼迦攝摩騰與竺法蘭之後,來華的西域高僧有安息國(古波斯,今伊朗)的安世高,月氏國的支婁迦讖、支謙,康居國的康僧會,以及印度的曇柯迦羅等人。因為他們都是西域人或印度人,在不熟悉漢語,又缺乏原典的情況下,只能根據他們口述的經文大意,再由中國人記錄為文字。藉由初期譯經僧的譯文來弘傳佛法,中國人開始接受佛教的思想與知識。
繼第一部《四十二章經》譯出後,譯經僧來華愈多,也開始有完整經論的翻譯。據載:安世高放棄安息國王位而出家求道,他原本就通曉天文與醫術,又博綜經藏,尤精於阿毗曇學,一生奉持禪經;來到中國後,很快地學會了漢語,從桓帝建和年間到靈帝建寧年間(一四八~一七二),共二十幾年,翻譯了許多佛經。其中,較重要而且有影響力的是:《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大小十二門經》、《道地經》、《人本欲生經》等。當時各譯經僧所傳譯的諸經,或有謬誤的情形,而安世高所譯的經典,義理明晰,文字允正,是佛教傳入初期譯經僧中的翹楚。他譯的經典多屬小乘,以宣揚法數與禪觀為主,如《安般守意經》是一部禪定修行的指南書,經中指出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等六階段禪法的過程。關於數息的方法,帶給中國佛教的影響很深。法數,即阿毗曇(阿毘達磨),就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以「數」的形式將教法加以分類,如四聖諦、五蘊、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可以說,繼迦攝摩騰、竺法蘭之後,在中國佛教史上,安世高是以最初翻譯經典而享有盛名的。
◆般若經典的初譯
與安世高的翻譯禪學經典佔有同樣開創意義的,翻譯大乘般若學系統經典的是支婁迦讖。支婁迦讖,又稱支讖,他也是東漢桓帝末年來到洛陽,而在靈帝光和、中平年間(一七八~一八九)譯出《道行般若經》、《首楞嚴經》及《般舟三昧經》等共十四部。其中,《道行般若經》對弘揚般若思想,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傳教江南的先鋒
支謙是月氏的後裔,他的祖父早在漢靈帝時就率眾數百人來華,因此受封為率善中郎將。支謙名越,字恭明,是一位居士,曾受業於支婁迦讖的門徒支亮。支婁迦讖、支亮、支謙三人,被世人稱為「三支」,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的美譽。他住吳國三十多年,先後受到吳主孫權、孫亮的禮遇,拜為博士。他譯有《大明度無極經》、《大般泥洹經》、《維摩詰經》、《首楞嚴經》、《大阿彌陀經》等,一共三十六部。由支婁迦讖介紹的《般若經》,得到支謙的大力弘揚,形成所謂的「般若學派」,與安世高的「禪學派」成為初期佛教弘傳的兩大主流。
最早把佛教傳到江南一帶的是支謙,繼支謙之後,使佛教在江南紮根的是康僧會。康僧會的祖先是康居人,後來世居印度,其父親因經商移居交趾。十幾歲時,父母雙亡,便在交趾出家,廣讀佛書,並博覽儒家和方技之書,能文善辯。吳赤烏十年(二四七),康僧會從交趾來到建業,從安世高的弟子受業,學習安世高所傳的小乘禪法,與陳慧共同注解《安般守意經》。
康僧會在建業,除譯經以外,立志要把佛法傳播於江南,所以比較重視對一般民眾的度化。他建造茅屋,設立佛像,常在市井之間托缽弘法。地方官員上奏孫權說:
「有胡人來此,自稱沙門,服裝容貌皆異於常人,必須觀察他的動靜。」
孫權答說:「我聽說東漢明帝夢見金人,號稱為佛,是沙門所事奉的,他是否為佛陀的遺風呢?」
因此,孫權召見康僧會問道:「拜佛有何靈驗?」
康僧會回答:「自如來滅後至今,將近一千年,他的遺骨舍利靈驗無比。昔日阿育王因此廣為建造八萬四千塔供養佛陀舍利,使佛法廣布天下,這些寺塔正表示佛陀的遺風教化啊!」
孫權聽了,仍然不能信服,認為是怪誕荒謬之說,於是下令:「若能得佛舍利,自當建塔;如有虛偽,當處以國刑。」
於是康僧會虔心齋戒,進入靜室,置銅瓶於案上,焚香祈願舍利顯現。七天過去了,十四天也過去了,依然不見舍利出現,康僧會還是信心十足,請求孫權再寬限七天。直到第二十一天的傍晚,仍然不見舍利。就在當夜五更之時,忽聽銅瓶中有鏗鏘之聲,一顆晶瑩剔透,光彩奪目的舍利赫然在目。第二天,康僧會將舍利上呈孫權,五色光燄,晃耀瓶中,孫權親自取出舍利,放在銅盤,那堅硬無比的銅盤竟然應聲破碎,孫權嘆為稀有,不禁肅然起敬。
康僧會說:「此佛舍利遇火不能燒,以金剛杵擊之亦不破。」孫權於是命大力士鎚擊舍利,結果鐵鎚破碎,而舍利卻完好不壞。孫權驚服不已,因而發心建塔,供養舍利。
這些傳說,代表江南佛教逐漸興盛的情形。因為首次在江南建寺,故稱建初寺,這就是江南的第一座佛寺。孫權把建初寺一帶之地命名為佛陀里,江南佛法因此興起,康僧會的貢獻應居首功。
◆漢僧入道的開始
魏國初期對於宗教活動曾經明令禁止,但初傳入的佛教依然在民間默默流傳。到中期以後,禁令放寬,促使印度和西域來的僧侶又在洛陽積極從事譯經和傳教活動。第一位翻譯戒律經典的曇柯迦羅,在魏嘉平年間(二四九~二五四)從中印度來到洛陽。魏地原來就有出家人,但沒有受具足戒,只是剃除鬚髮,外貌上不同於一般人而已,他們舉行齋戒,從事祭祀。曇柯迦羅來魏以後,目睹這種情況,譯出《僧祇戒本》,是第一部漢譯律本。因此,曇柯迦羅也被後世尊為中國律宗之祖。他創立傳戒制度,使剃度的出家人正式受戒,成為真正的出家僧侶,朱士行就是當中最為知名的一位。根據史料記載,嚴佛調是中國第一位華籍出家人,而朱士行才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正式受戒的出家人。
從漢末到三國,主要是透過這些印度、西域來華的高僧大德譯經弘教,使佛教經典與佛教思想逐漸在中國播下種子。但在初傳期間,佛教與中國固有的文化思想,如儒、道兩家,必須經過一段適應與融和的過程,才能融入中國文化社會當中,成為中國的佛教。當佛教逐漸傳播於民間之後,信仰的人越來越多,知識分子也在其後將近百年間,接受佛學思想,使佛教思想與中國文化思想完全融和。真正為中國佛教奠定深厚根基的,則是魏晉南北朝的印度高僧佛圖澄、西域高僧鳩摩羅什,以及中國的道安、慧遠、僧肇等幾位高僧的卓越貢獻。
◆第一部比丘尼傳
記載東晉比丘尼僧團種種事蹟的傳記,稱為《比丘尼傳》,由南朝梁寶唱在天監十六年(五一七)撰著,蒐羅東晉升平年間(三五七~三六一)至梁天監年間,貞心高節的六十五位比丘尼的傳記。這本書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比丘尼傳記,也是歷代諸部高僧傳中,獨一無二為比丘尼撰寫的傳記。
東晉比丘尼僧團的建立,是東晉佛教的特色之一。從《比丘尼傳》中,可以看出當時比丘尼活躍的情形。例如:東晉時,沙門僧建在大月氏國得到僧祇尼羯磨和戒本,禮請曇摩羯多於洛陽設立戒壇。當時有彭城(江蘇銅山)的淨檢尼等四人登壇受比丘尼具足戒,因此,淨檢尼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這也是中國佛教尼僧團的濫觴。淨檢善修戒行,志學不休,信施雖多,隨得隨散。
出家行大孝的安令首尼,東莞人(山東沂水),從佛圖澄與淨檢尼受大戒,後來建造建賢寺,據說當時跟隨安令首尼出家者有兩百多人,並造了五十六座精舍。由於安令首尼的德行四播,備受後趙王石虎的敬重。
東晉司州太守杜霸,因為信奉黃老而憎恨佛教,一心想破壞寺院,危害尼僧。杜霸尤其嫉妒智賢尼的相貌莊嚴,容止安詳,因而加以殺害毀容。智賢尼雖被毀容,但以醜僧俊道,倍加精進,守持戒律,修行辦道,終於感化杜霸,因此聞風而來的門徒達一百多人。前秦王苻堅也久仰她的盛名而尊崇不已,特賜一件編織三年而成的袈裟,價值連城。
東晉的尼僧,不但熱心於宮中弘法,也與當時的士大夫有往來,例如受到何充尊敬的明感尼和慧湛尼。明感尼在出家以前,經常諷誦《觀世音經》,感應佛的瑞相,因此精勤修行。到了晚年,其戒行愈加嚴謹,使得江北女子都來皈依門下。
晉永和四年(三四八)春,明感尼與慧湛尼等十人渡江,來到何充轄境。何充見到明感尼的風度修養,即表示欽仰之意。當時在京師還沒有尼寺的設置,何充就以別宅立寺,並請明感尼為寺命名。明感尼答說:「直到此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才算完備。檀越如今建寺就是造福業,可以命名為建福寺。」後來慧湛尼繼之入住建福寺,該寺是江南的第一座尼寺。
本傳所載講說、建寺、度眾、禪定、德高的比丘尼比比皆是,足為後世典範。
...................................................................................
一、試述佛教傳入中國的因緣及當時信仰的情況。
二、試述佛教初傳時期,來華高僧的重大貢獻。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