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Series 2 - Canonical Texts 《佛教叢書2-經典》
Discourse on the Stages of Yogic Practice 瑜伽師地論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祖師著作 ■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略稱《瑜伽論》,一百卷。彌勒菩薩講述,無著菩薩記,唐代玄奘大師譯。
無著菩薩是西元四、五世紀頃,北印犍陀羅國人。為古代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初於小乘薩婆多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時東毘提訶賓頭羅羅漢前來為說小乘空觀。初聞悟入,然猶不滿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歸來如說思惟,終於通達大乘空觀。又數往兜率天學大乘經義,乃至請彌勒菩薩下閻浮提說法堂,集有緣眾,誦出《十七地經》,由是大乘瑜伽法門傳至四方。重要著作有:1.《顯揚聖教論》,是對《瑜伽師地論》從學說上重新組織的綱要性著作。2.《順中論》,是配合《中論》而寫的大般若初品法門的書。3.《金剛經論》。4.《大乘阿毘達磨集論》,5.《攝大乘論》,二書均是總括大乘義理的著作。6.《六門教授習定論》,是修瑜伽方法的著作。
玄奘大師,唐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我國四大翻譯家之一,法相宗的創始人。十三歲入洛陽淨土寺出家,貞觀三年(629),孤身涉險,備嚐艱辛,西行求法。貞觀七年達印度,入那爛陀寺,以戒賢為師,學《瑜伽論》等。貞觀十九年,歸至長安,請回梵文原典六五七部,譯出經論七十五部,凡一三三五卷。許敬宗撰〈瑜伽師地論後序〉載,師從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起,召諸學通內外諸名僧二十一人,共譯《瑜伽師地論》,至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止,共成百卷。
梵語瑜伽,意譯作相應,有一致、和合、相稱等義。《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說,相應有五義:1.與境相應,謂不違一切法的自性。2.與行相應,謂與定慧等行相應。3.與理相應,謂安立、非安立等二諦之理。4.與果相應,謂能得無上的菩提果。5.與機相應,謂既得圓果,利生救物,赴機應感,藥病相應。三乘行者由聞思等次第修習瑜伽,隨分滿足,展轉調化諸有情,所以名瑜伽師。瑜伽師修行觀行時,所依所行的境界名為瑜伽師地。問決擇諸法性相,故名為論。此論明瑜伽師所行十七地,故名《瑜伽師地論》。
本論是集阿賴耶識說、三性三無性說、唯識說、阿毘達磨學說、菩薩教義等種種問題的一部龐大論書;是構成瑜伽行派學說發展基礎的最初期論書;法相宗的主要論典;我國佛教史上的重要論書。內容豐富,全書分為五個部分,茲略述各分大意如下:
一、本地分
廣說瑜伽禪觀境界十七地之義,以三相攝十七地,為百卷中的前五十卷,是本論的主體。
(一)十七地
1.五識身相應地:依五識身建立此地。明眼、耳、鼻、舌、身識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等義。
2.意地:說心意識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等義。
3.有尋有伺地、4.無尋唯伺地、5.無尋無伺地:廣解三界五趣定散之相。尋是尋求推度,即粗雜的精神作用;伺是伺察思惟,即精細的精神作用。
6.三摩呬多地:明四靜慮等諸種等至。三摩呬多,意譯為等引、勝定。謂勝定地,遠離沈、掉等,平等能引,或引平等,或是平等所引發,故名等引地。指由定力所引生的身心安和平等。等引地,即四靜慮、八解脫、三等持、五現見等至四種。
7.非三摩呬多地:述自性不定、闕輕安、不發趣、極散亂、太略聚、未證得、未圓滿、雜染污、不自在、不清淨、有起、有退等十二相為非定地。
8.有心地、9.無心地:說此有心、無心二地是由五門建立。五門:地施設建立門、心亂不亂建立門、心生不生建立門、分位建立門、第一義建立門。並明諸地有心無心的區別及其分位等。
10.聞所成地:謂從聞所生解文義慧及慧相應心心所等。於五明中,特別細說內明、因明。
11.思所成地:謂從思所生解法相慧及慧相應心心所等。思所成地的三種相為自性清淨、思擇所知、思擇諸法等義。
12.修所成地:謂從修所生解理事慧及慧相應心心所等。
13.聲聞地:佛陀聖教,以聲為上首,從師友聞此教聲,展轉修證,永出世間,小行小果,故名聲聞。此地共分四瑜伽處,初瑜伽處,立種姓地、趣入地、出離地,明種姓有無等義、性種姓人的發心趣入、世出世的出離行等。第二瑜伽處,細說前出離地及說能修的補特伽羅之差別等義。第三瑜伽處,述不淨觀、慈愍觀、緣起觀等法。
第四瑜伽處,分別世、出世間的修瑜伽。
14.獨覺地:略說獨覺種姓、道、習、住、行。謂常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
15.菩薩地:謂希求大覺,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願堅猛,長時修證,永出世間,大行大果,故名菩薩。菩薩地亦分四瑜伽處,於初瑜伽處,立菩薩種姓、發心、自他利、真實義、威力、成熟、菩提、力種姓、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攝事、供養親近無量、菩提分、菩薩功德等十八品,廣說菩薩所學的因果。於第二持隨法瑜伽處,立菩薩相、分、增上意樂、住等四品,明菩薩方便起修的相及住位等,於第三持究竟瑜伽處,立生、攝受、地、行、建立等五品,明菩薩的究竟方便神通行及行位等。於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立發正等菩提心品,約說菩薩地的起修次第。
16.有餘依地:謂有餘依涅槃。
17.無餘依地:謂無餘依涅槃。此二地明前述諸地修果的相。
(二)三相:境、行、果
1.境攝九地,五識及意是境體,一切都是以識為體故。尋伺三地是境相,下上粗細不同故。三摩呬多地及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是境用,定散隱顯別故。
2.行攝六地,聞、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皆修三慧行故。聲聞、緣覺、菩薩三地是別行,隨機修法成自乘故。又前三是方便行,後三是根本行。前三是所學行,後三是所成行。
3.果攝二地,即有餘依地、無餘依地二通果。
二、攝決擇分
略攝決擇十七地中深隱要義。即決擇〈本地分〉中不盡要義,發揮唯識道理,於境談八識,於行詳菩薩,於果講無住涅槃。又決擇《深密》、《寶積》二經,此二經是唯識的開基。為卷五十一--卷八十。
三、攝釋分
解釋契經的體、釋、文、師、說、眾、聽、讚佛等諸義。為卷八十一、八十二。
四、攝異門分
略攝諸經所有諸法名義差別。分為白品、黑品二門,白品門釋師,乃至施戒等義。黑品門則釋生、老、病、死乃至貪、瞋、癡三毒等名義。為卷八十三、八十四。
五、攝事分
略攝三藏眾要事義。分為契經事、調伏事、本母事三事。契經事分為行擇攝、處擇攝、緣起食諦界擇攝、菩提分法擇攝四門;調伏事分為總擇攝、擇攝二門;本母事立序辯攝一分;各明其義旨。為最後的十六卷。
本論總有五分,其主要部分是「本地分」,而「本地分」的中心是「菩薩地」,今分別介紹此地中的二十八品如下:
1.種姓品:菩薩略有本性住種姓及習所成種姓二種。又菩薩有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種姓相等。
2.發心品:菩薩由自力、他力、因力、加行力,於無上正等菩提深生愛樂,發菩提心,是為初發心四力等。
3.自他利品:菩薩有十種自利利他處,即純自利利他,共自利利他、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安樂種類自利利他、因攝自利利他、果攝自利利他、此世自利利他、他世自利利他、畢竟自利利他、不畢竟自利利他等。
4.真實義品:本論五分中的根本為〈本地分〉,在〈本地分〉的十七地中,又以菩薩地為最殊勝;而本品又是說明菩薩無漏智上所觀的真實境界,其價值由是可知。
本品旨在了知諸法的真實性。首先詮表二種真實,並依真理深淺次第分為世間極成真實、道理極成真實、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四個等第,闡明法界的全體大用;次以五義分別空慧,使人獲得由凡入聖的樞紐;次廣明離言自性,說無二中道,作為修行的憑依。然而欲徹底證此離言自性,必須先修四尋思,即對假說自性作名、事、自性假立、差別假立四個方面的分析,而後修四如實智,才能漸漸圓滿。
5.威力品:說諸佛菩薩有聖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三種威力等。
6.成熟品:說六種成熟,即成熟自性、所成熟補特伽羅、成熟差別、成熟方便、能成熟補特伽羅、已成熟補特伽羅相等。
7.菩提品: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又說菩提七種最勝,即所依最勝、正行、圓滿、智、威力、斷、住最勝等。
8.力種姓品:說菩薩於所應學處精勤修學,須具多勝解,求正法、說正法、正修行、正教授、正教誡,方便所攝身語意業等。
9.施品:說具足自性施、一切施、難行施、一切門施、善士施、一切種施、遂求施、此世他世樂施、清淨施等九種施相,是為菩薩施波羅蜜多。
10.戒品:說具足九相戒,是為菩薩戒波羅蜜多。
11.忍品:說具足九相忍,是為菩薩忍波羅蜜多。
12.精進品:說具足九相精進,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
13.靜慮品:說具足九相靜慮,是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
14.慧品:說具足九相慧,是為菩薩慧波羅蜜多。
15.攝事品:說愛語、利行、同事、布施等。
16.供養親近無量品:說菩薩供養三寶、親近善友、修四無量等。
17.菩提分品:說慚愧、善知世間、正四依、方便善巧、正願、空三摩地等。
18.菩薩功德品:說菩薩五希奇法、五加行、五種真實功德等。
19.菩薩相品:說菩薩五真實菩薩相,即哀愍、愛語、勇猛、舒手惠施、能解甚深義理密意等。
20.分品:說菩薩或在家分或出家分,差別轉時,以四法正勤修學,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四法即善修事業、方便善巧、饒益於他、無倒迴向等。
21.增上意樂品:說菩薩於諸有情,深心發起七相憐愍,又說菩薩十五妙善增上意樂,以此十五增上意樂,能作十事。
22.住品:說菩薩眾略有十二種住,由此菩薩十二種住,普攝一切諸菩薩行;復有如來第十三住,為如來無上住等。
23.生品:說菩薩以除災生、隨類生、大勢生、增上生、最後生等五種生,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24.攝受品:說菩薩以頓普攝受、增上攝受、攝取攝受、長時攝受、短時攝受、最終攝受等六種攝受,無倒攝受諸有情,並明十二種艱難。
25.地品:說種性地、勝解行地、淨勝意樂地、行正行地、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等七種菩薩地。
26.行品:說菩薩四行,即波羅蜜多行、菩提分法行、神通行、成熟有情行,及菩薩四種應作事。
27.建立品:說佛陀百四十不共法為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好、四一切種清淨、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三不護、大悲、無忘失法、永害習氣及一切種妙智。
28.發正等菩提心品:說菩薩安住菩薩種性、發菩提心、修行,乃至正行圓滿的次第。
此二十八品分屬於本論的第三十五卷至第五十卷,因內容收有大乘戒,故古來即倍受重視。
本論的重點在於遣空去有,不落二邊,以顯出中道妙義。以其特色而言,共有三點:
1.論中詳明一切世、出世法。
2.三根普被:論中詳明各類根機相應法,如人天善法、二乘解脫法、大乘殊勝法及佛智圓滿究竟法等,莫不敘述分明。
3.論中明示修學大乘者循序漸進,按部就班,踏實從凡夫漸進至佛果的修行法門,是具足大乘思想與精神的一部論書,是修學佛法者的圭臬,超越生死海的指南。
本論的漢譯本,有玄奘三藏所譯百卷本的全論,今收錄於《高麗藏》第十五冊、《磧砂藏》第十五冊、《龍藏》第七十八--八十冊、《卍正藏》第三十七、三十八冊、《大正藏》第三十冊。另有部分譯品,如北涼曇無讖的《菩薩地持經》十卷、劉宋求那跋摩的《菩薩善戒經》九卷,相當於〈菩薩地〉、陳代真諦的《決定藏論》三卷相當於〈決擇分〉。此外,另有藏譯本。
本論的注疏極多,漢譯部分較重要的有:
1.《瑜伽師地論釋》 一卷 最勝子等造、唐‧玄奘譯
2.《瑜伽師地論略纂》 十六卷 唐‧窺基撰
3.《瑜伽論記》 四十八卷 唐‧遁倫集撰
藏譯注釋有:
1.《菩薩地註》 德光(Gunaprabha)
2.《菩薩戒品疏》 德光(Gunaprabha)
3.《菩薩戒品廣疏》 最勝子
4.《瑜伽行地中菩薩地解說》 海雲(Sagaramegha)
...................................................................................
一、試述「真實義品」的殊勝。
二、菩薩地有何重要性?
三、試述本論重點及其特色。
...................................................................................
如需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